第316章 绕车一周

可偏偏这哥们儿的私人生活,比那电视剧里的狗血剧情还曲折。2000年,他闪婚闪得比流星还快,婚后的生活倒是“丰富多彩”——房子、车子,一样不落,全靠银行“赞助”,就连家里那点装修,也是银行贷款一手包办。资本主义的温柔陷阱啊,哪管你是不是保卫人民的英雄,一心只想让你的钱包缩水。结果呢,达达欠了一屁股债,薪水跟那债务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还款之路漫漫无期。

小主,

这不,到了2012年,达达的账单上还赫然写着六万多的天文数字,以他那点儿薪水,别说还债了,连利息都够呛。银行等啊等,忍无可忍,终于在2012年10月一纸诉状把他告上了法庭,法庭一锤定音,宣布:“恭喜你,破产了!”这下好了,不仅个人信用破产,职业生涯也跟着遭殃。

在法律术语里,达达这种借贷超过自己年薪三倍的行为有个优雅的名字——“财务尴尬”,但警局可不觉得这事儿有多优雅,颜面扫地之余,干脆把咱们这位曾经的侦查高手一脚踹到了后勤部门,美其名曰“调整岗位”,连枪都给收了,这下可真是“光杆司令”了。

要说达达和陈家父子的缘分,那还得从2012年的一场“不打不相识”说起。那年,陈文新遭遇了“保险柜惊魂”,辛苦攒下的四万五千大洋不翼而飞,急匆匆跑到警局报案。巧了,接待他的正是咱们这位“经济特困户”达达。一番交谈下来,达达心里那个小算盘开始噼里啪啦作响——原来,尽管损失惨重,陈家那保险柜里依旧躺着一笔足以让人眼馋的“小金库”。

达达是谁啊?那可是能把警察局资料当睡前读物的“高手”。他悄咪咪地把陈文新的个人信息打包带走,晚上不看小说看“秘籍”,一门心思研究起“快速致富经”。毕竟,破产不是长久之计,银行的催债短信可不管你心情好不好,每个月的分期付款就像定时炸弹,催得人心慌慌。这不,又一个还款大限将至,陈家保险柜里的钞票在达达眼中,瞬间成了闪闪发光的救命稻草。

此时的达达,早已褪去了昔日的荣耀光环,沦为了办公室里的一颗普通螺丝钉,别说参与刺激的查案行动了,就连警徽上的光泽都黯淡了几分。但这难不倒咱们的“策划大师”达达,他自导自演了一场“假面侦探”戏码,乔装打扮一番,跑去陈文新那儿,煞有介事地说要帮他装个监控,美其名曰“防盗”,实则是打算趁机上演一出“监守自盗”的好戏。这计划,听起来就像是一部低成本的悬疑喜剧电影,只是达达这次玩的,可是真格的。

那天,达达穿上他探员时代的“战袍”,特意租了辆车,摆出一副“老江湖回归”的架势。为啥租车?还不是因为探员专属座驾没了,得靠演技凑。他在陈文新家不远处的加油站设下“鸿门宴”,两人一碰头,达达便故作神秘地递上一台摄像机,吩咐陈文新去保安公司取宝,顺便来个“现金大挪移”。陈文新呢,纯良如小白兔,拿着摄像机就屁颠屁颠出发了。达达则原地待命,心里盘算着下一步棋。

趁着陈文新不在,达达可没闲着,他把租来的车悄悄挪到了一个偏僻角落,准备作为逃跑专用车,自己再悠哉悠哉走回来,跟没事人一样。

陈文新带着装满钞票的橙色小包回到加油站,达达立马开启“演技派”模式,一脸忧国忧民地上了陈文新的银色Camry,扮演起了“贴身保镖”。

至于那辆“面子工程”的租来车呢?达达随口编了个“同事接应”的桥段,听起来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隐形大侠”。

这一切,都有目击证人和摄像头的“实况转播”,证据确凿。但接下来,故事转入了陈家,达达的说法就成了“独角戏”,在法庭上还被检察官“灵魂拷问”。

话说达达进了陈家,陈文新热情款待,转身去厨房泡茶。达达的眼睛就没离开过那个装钱的橙色包,眼看着陈文新把它混进了杂物堆。达达心里盘算着:先借口上厕所,然后神不知鬼不觉拿包闪人。可等他“方便”完,嘿,包不见了!更绝的是,厨房那边传来陈文新用福建话煲电话粥的声音。达达虽然一句没听懂,但心里那个慌啊,心想:完了,这怕不是在召唤救兵吧!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