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7日,星期二,阳光正好,可对于葵涌警署的郑炳和一家来说,却是永无止境的黑暗。
那天,郑炳和,这位平日里威风凛凛的警员,和他温柔贤淑的妻子李凤鸣,以及他们那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在一夜之间成了这香港皇家警察局宿舍里的冤魂。
中午时分,郑炳和的哥哥和朋友来探望他。毕竟郑炳和那天轮休,大家想着聚聚。可当两人走到家门口,却见大门半开,仿佛是在引诱他们进去。他们连喊了几声“炳和”,却无人应答。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他们推门而入,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扑鼻而来,紧接着,眼前的一幕让他们几乎无法站稳。整个屋子里,血流成河,就像是刚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魔刚刚肆虐过一般。
郑炳和,平日里那个刚正不阿的警员,此刻却躺在双人床上,浑身是血,身上被捅了十几刀,那张曾经英气逼人的脸已经面目全非。他的大女儿,在双层床的上层,如同被暴风雨摧残的花朵,娇小的身躯上满是伤痕。而小儿子,在双层床的下层,侧卧着,那把长长的尖刀直插他的身体,让人不忍直视。
李凤鸣,那个总是微笑着迎接丈夫回家的妻子,此刻却倒卧在露台厨房的地上,她的颈部被割开,几乎整个头都被割了下来,只剩下薄薄的一层皮连着。
警探们接到报警后火速赶到现场,即便是他们这些“见多识广”的老江湖,也被现场的惨烈景象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这个不到三十平米的小屋,如今却成了人间地狱。
警察们纷纷猜测,这到底是怎样的深仇大恨,才会让凶手下此毒手?是黑道报复?还是熟人作案?是谋财害命?还是另有所图?但无论如何,这都已经是一起震惊全港的灭门惨案了。
在1978年的香港,郑炳和这位警察局的铁面无私的警员,携带着妻子和刚出生的宝贝儿子,踏进了这栋警察局的宿舍楼,开始了他们的家庭生活。那时的郑炳和,月薪高达五千多港币,这在当时可是个让人羡慕的高薪数字。但可惜的是,郑炳和有个坏毛病——嗜赌如命。每个月,他只能忍痛割舍下四千多港币去赌博,只留下一千块作为家用。因此,家里的日子虽然不至于揭不开锅,但也总是捉襟见肘。
直到小儿子出生后,郑炳和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终于收起了赌瘾,开始专心工作。大家都以为,从此他们一家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了。但命运总是爱开玩笑,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都在好转的时候,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传来——郑炳和一家四口竟然惨遭毒手,无一幸免!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勘查,发现门窗完好无损,屋内物品也未曾丢失。法医经过仔细检验,推断出凶器是一把长砍刀。更令人震惊的是,四名受害者竟然是在三天前的4月4日就已经遇害了。然而,警方在现场却没能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包括指纹、脚印和作案工具等。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一张字条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字条上赫然写着:“郑国明,欠贵利不还,拿你命,贵利王包杀。”这是现场唯一有价值的证物了。这张字条用毛笔所写,纸张是名为“月宫殿”的优质宣纸。通过笔墨鉴定,警方发现字条上的笔墨与郑炳和家的笔墨完全不同,由此断定,这张字条是嫌疑犯带到现场的。
警探们开始分析案情,他们认为郑炳和可能欠下了巨额的高利贷债务。但问题是,“郑国明”这个名字又是谁呢?他与郑炳和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这起灭门惨案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在葵涌警局宿舍楼的某个角落,郑炳和的邻居对来访的警探眨了眨眼,神秘兮兮地说:“哎呀,警官,你知道4月4日晚上我听到了啥吗?楼上有那种‘呯呯’的怪响,还伴着个女人的哭喊,说什么‘求求你,不要这样,不要这样’的。紧接着就是‘砰’的一声重物落地的声音,然后一切归于寂静,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
警探眉头紧锁,听着邻居的描述,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转而走访了郑炳和的哥哥,得知“郑国明”竟然是郑炳和的乳名。这一下子,案件似乎有了些眉目,嫌疑犯能知道这么私密的名字,很可能是熟人作案。
警局里,警探们围坐一桌,分析着案件。有人提出,根据那张字条的内容,郑炳和一家很可能是因为借高利贷还不上,才被债主采取了极端的手段。毕竟郑炳和之前是个赌徒,借过高利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也有探员表示异议:“放高利贷的人,第一要务是追债,要钱,又不是要命。而且,被害人的乳名一般只有亲朋好友才知道,放高利贷的哪会知道这个?”
专案组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暂时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他们猜测,杀人留字可能是凶手故意为之,想要误导警方。于是,警探们开始彻查葵涌所有的贷款公司和放高利贷的团伙,但奇怪的是,并没有发现郑炳和有任何借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