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杭州城外,隐匿于翠绿山峦之间,有一座名为高浊亭的别致亭子。此时,亭中坐着三位不同寻常的旅者。正中间的是新任浙江巡按冯千里,他的两旁则是他如影随形的两名随从——赵六儿和赵七儿。
赵六儿自小便跟随冯大人,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会了些许文墨之道,常能吟诗作对,引来一阵欢笑。而赵七儿则截然不同,他原是个江湖流浪儿,生性洒脱不羁,不喜书卷之气,除了自己的名字,对文字一窍不通。然而,赵七儿并非没有自己的长处,他身怀绝技,拳脚功夫了得,传闻一人能敌六七人,令人咋舌。
这二人一文一武,成为了冯大人的得力助手,无论公事私事,他们总是如影随形,互相扶持。
夏日炎炎,三人奔波了一整天,汗水湿透了衣背。当他们看到高浊亭时,仿佛看到了沙漠中的绿洲,纷纷快步走进凉亭,坐下便不愿再起身。冯大人更是眼皮打架,不知不觉间打起了盹。
赵六儿和赵七儿则是闲不住的人,他们在亭中左顾右盼,突然,赵六儿惊呼一声,指向了亭旁的一座石碑。赵七儿也随声附和,两人的叫声惊醒了冯大人。
冯大人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座石碑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三人走上前去,只见墓碑上刻着“季生之墓”四个大字。冯大人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这季生究竟是何人?为何会在这荒郊野外立下墓碑?难道这其中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冯大人心中疑惑重重,而赵六儿和赵七儿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看来,这次杭州之行注定不会平静了。
正当三人围绕墓碑上的“季生”之名陷入种种猜测时,两位扛着锄头的农民悠然从旁经过。赵六儿眼珠子一转,赶紧凑上前去探听消息。农民们擦了擦汗,随意地回答说,这坟也就是前两天刚挖的,具体埋了谁他们也不清楚,但听说可能是前几天在亭子里死的那个倒霉鬼。这人死后几天,官府也没人来管,当地人觉得就这样晾着实在不妥,于是干脆将他草草葬在了亭子后面。
冯大人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他脸色铁青地一拍桌子:“哼,竟然有人被杀,官府还不闻不问!此案我必定要一追到底!”说罢,他再也不顾疲惫,带着随从就直奔杭州府而去。
到了杭州府,冯大人连茶都来不及喝一口,就将杭州知府紧急召到面前,严厉地询问起高浊亭的命案。
知府一听,吓得脸色煞白,支支吾吾地回答道:“我们杭州府下辖钱塘和仁和两县,这案子嘛……应该是二县中的哪个来管。我这就派人去问问,看看具体是哪个县的责任。”
知府派出的下人是个精明鬼,他见冯大人如此重视此案,便自作聪明地猜测死者可能是冯大人的亲戚,还把这个猜测偷偷传给了两个县衙。
钱塘和仁和的知县一听说是冯大人的亲戚遇害,哪敢有丝毫怠慢?两人立刻一番合计,觉得高浊亭在钱塘境内,自然就是钱塘县的责任了。于是,钱塘知县亲自出马,带着仵作和衙役风风火火地赶到高浊亭,又是仔细勘查现场,又是验尸检查,又是询问目击者,务必要把案情查个水落石出。最后,他急急忙忙地赶到府衙,准备向知府大人详细汇报案情。
钱塘知县在调查之后,眉头紧锁地揭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几天前,有路人途经高浊亭,想要稍作歇息,却不料在亭下发现了一具早已冰冷的尸体。这具尸体的主人,是一个年约二十的青年,咽喉处赫然一道触目惊心的刀伤,显然是致命之伤。而除了这道伤口,他身上再无其他伤痕,就像是被人从背后偷袭,一刀毙命。
钱塘知县在案发现场徘徊良久,最后忍不住向冯大人发问道:“敢问大人,这死者与大人可有亲戚关系?或是大人知道有何可疑之人,死者生前与何人结仇?”他心中其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觉得冯大人或许与这案子有什么牵连。
冯大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头雾水,转念一想,这才恍然大悟。他初来乍到,不问别案,只问此案,恐怕是让人误会了。于是,他清了清嗓子,义正言辞地说道:“我初到杭州,对这案子如此上心,并非因为死者与我有亲戚关系,而是因为这关系到官府的名声!”
他接着将高浊亭的所见所闻,以及路人的抱怨娓娓道来:“这高浊亭下,路人横死却无人过问,新坟孤立却无人理睬,这样的官府,在百姓心中会留下怎样的印象?”
钱塘知县一听,顿感事态严重,连忙赔笑道:“大人息怒,并非本县不作为,实在是此案正在全力追查之中。”
冯大人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沉声道:“好,那我就给你三天时间,务必破获此案,捉拿真凶,并在高浊亭张贴告示,向百姓说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