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烧烤小哥

她想了一下,怎样才能在众多酒楼中脱颖而出?除了有镇店菜品,还得有好的营销手段。

目前的酒楼里,菜品大都很杂,客人点菜主要靠小二介绍。那么后厨备货量就必须涵盖所有品种,这样势必造成一定的浪费。

不如,出几款套餐?客人不需要左右为难,后厨也不浪费多余材料。

再搞搞饥饿营销,每日限定一两种特别的饭食,挑起食客的欲望。

嘿嘿嘿,完美!

我简直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典范!

不接受反驳!

掌柜、账房、厨师已经找好了,都是李掌柜帮忙物色的。

人李掌柜,经营酒楼多年,人脉在那摆着呢,何必舍近求远。

再说,夏春桃也不白占凌清玄便宜。

锦食居目前投资一千两,当然,不光包括县城这家,以后夏春桃还要往荣城,甚至京城开。

这一千两里,栓子家投了四百两,就是当时做磅秤,朝廷奖励的银子。夏春桃投六百两。

夏春桃决定给凌清玄两成干股。

这样,夏春桃、栓子家、凌清玄就分别占股五成、三成、两成。

两成干股放在这儿,锦食居也就和凌清玄搭上了关系,凌世子也不好意思做甩手掌柜嘛!

负责卤菜炖汤师傅一名,酸辣粉、麻辣烫师傅两名,炒菜师傅两名,点心师傅一名,学徒比较容易找,看看村里有没有想当厨子的后生。烧烤师傅比较难找,大越也少有专门做烧烤的馆子。

夏春桃就在自己村里踅摸了一下,发现李月娥家的武强、赵大嫂家的冬生和李树根家的小儿子李三江,烧烤手艺都不错。

赵冬生和武强做的烤肉,夏春桃吃过,味道着实不错。

李树根就是夏春桃家的佃户,家里三个儿子,因为家里地少,他家小儿子十二岁就到外面打短工去了。李三江干过不少活,跑堂、后厨的学徒、铺子伙计都做过。烤肉就是那时候跟一个外地的师傅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