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来到寿康宫向太后禀报朝瑰公主和亲一事,太后听了一阵猛咳,她知道眼下这是最好的法子,可人上了年纪,难免会不舍,公主这一去,恐怕她再也见不到了。
“皇额娘,朝瑰是儿子最年幼的妹妹,儿子同皇额娘一样不忍,可公主一人就能免去数万将士们的战死,眼下朝廷刚刚安定下来,如若开站,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多少生灵涂炭。
儿子身为皇上,保护将士百姓们的性命是应尽之事,还望皇额娘理解。”
太后深深叹了一口气,幽哀地点了一下头,她首先是大清的太后,其次才是皇子公主们的额娘,在国事面前,家事是不紧要的。
皇上考虑得很周全,她没什么不满的,若她执意留下公主,日后只怕会与皇上离心,更会危及大清江山,孰轻孰重,她还是分得清的。
“皇帝,你说的哀家都明白,既然如此,就让使者早日将这个消息传过去,择了日子送朝瑰出嫁吧!
对了,公主嫁得那么远,哀家这辈子只怕是再也见不到了,公主的嫁妆除了按规矩要置办的那些外,哀家再另外从自己的库房里添补一些,算是尽了身为额娘的本分吧!”
皇上看着太后说:“嫁妆的事皇额娘不必操心,儿子必不会让妹妹失了面子。”
六日后,一大早,朝瑰公主的仪仗浩浩荡荡地出了玄武门,皇上站在楼上远远地看了一眼便回来了。
甄嬛正坐在窗前看着书,皇上脚步轻盈地进来了,也没听到有人通传。
“皇上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不是应该去送公主出城去吗?”
皇上低垂着脑袋,明显有些失落,“送出城也是无用,更徒增彼此的伤感,罢了。”
甄嬛见皇上这样,心里五味杂陈。
她倒了一杯温茶递给皇上,安慰道:“公主福泽深厚,又有皇上和太后的庇佑,日子必不会太难,皇上还是要多保重龙体。”
皇上端起茶杯尝了一小口,眼光瞥向甄嬛手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