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四处看了看,“什么声音?”
姜寻道,“好像是谁在说话的声音。”
三个人不说话了,静静地听了一会儿。范文指了指小路那头,“好像是那边传来的声音。”说完就往那边走。
“你慢点儿。”姜寻跟在后面提醒,生怕他没踩稳。
范文赶紧拉住姜寻的手,让他跟上来。
“你慢点儿。”
“嘘,有人。”范文低声道。
这条小路不远处有个拐角,旁边是一个大的香樟树,树干很粗,足够遮住三个人了。
姜寻朝范文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到三个哥儿围在一处,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说话呢。姜寻认得其中两个,那个略瘦的哥儿是村里梁家的梁英,另一个穿紫色衣裳的是赵家的哥儿赵灵夏,都是这两年出嫁的哥儿,往日里跟乔云相处得比较多。不过穿黄色衣裳的那个哥儿就不是很熟了,看着面生。
“哎呀,人家毕竟是村长家的哥儿,你就不用羡慕了。在碧潭村,你已经嫁得够好了,好多人羡慕你呢。”话说的是黄衣裳的哥儿。
梁英听他这么说,很是受用,嘴上却道,“哪有那么轻松啊,你以为做屠户有那么简单,整天还不是被公爹呼来喝去的,还总是满身肉腥味儿。”
紫衣哥儿听不下去了,“行了行了,都知道你们家每天有肉吃,有点腥味怎么了,吃得时候还不是老香了。”
梁英抿了抿唇没说话。
“不过照我说呀,以前你肯定是村里人人羡慕的,现在不同了,除了淳哥儿嫁得好之外,姜寻可是好多闺中哥儿女子羡慕的对象。”赵灵夏继续道。
梁英瞪了他一眼,“好好的你提他做什么,晦气!”
范文小心翼翼地看了姜寻一眼,姜寻按住他的胳膊,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无事。
黄衣哥儿很是好奇,“姜寻?谁呀,我怎么没听说过。”
赵灵夏道,“你是今年才嫁来我堂哥家,自然不知道。这姜寻啊,可是我们碧潭村的‘名人’呢!”
“究竟是什么事啊,你说得我倒想听听了。”黄衣哥儿扒拉着赵灵夏,央他讲细一点。
周氏有直觉他们不会说什么好话,扯了扯姜寻的袖子,“我们还是走吧。”
范文拉着她,挽起自己的袖子,“走什么走,我倒要看看他们几个长舌哥儿要说什么!”
周氏担心地看了眼姜寻。
姜寻示意她无事,继续听着便好,他也想听听,自己在别人嘴里是个什么样的“名人”。
“他啊,是个很有心机的人,还待字闺中的时候,就设计搅黄了自己继兄和徐家的亲事,那可是门极好的亲事,可他却自导自演落水这一出,弄得这婚事成了自己的。你说说,有几个人能有这般深沉的心思?”梁英道。
“你说的他继兄,便是乔云?那个长得特别好看的哥儿?”
“是呀,谁不知道当初徐子盛爱慕云哥儿的事,还足足给了十两银子的彩礼。可最后碍于名声,只能娶了姜寻,不然这样的亲事,怎会落到姜寻手里?”
黄衣哥儿若有所思,“原来是这样。”
“可不止,他成亲后就忘了自小拉扯他长大的父母,甚至连过年都不回娘家的。”赵灵夏添油加醋道。
“你说的都不算什么,更可恶的是,那徐子盛在镇上摆摊,挣了些钱,两口子眼里就更看不上姜家了。也不知使了什么法子,那姜寻竟然逼得两鬓斑白的父母签了断亲书,从此就当没有这个娘家!天下之大,这般忘恩负义,忤逆不孝的子女怕是找不出几个!”
“他真是这般无情无义?”黄衣哥儿不可置信道。
“那还能有假,你是没看到徐家现在修那房子,我路过看着,竟然比村长家里的还要好。虽然说人家六亲不认,可如今日子倒是越过越好了,这也是他的本事,难免让人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