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收摊之后,时辰还早,徐子盛向镇上打听了一下如意绣坊,得知绣坊是明年三月收徒,吃住都在绣坊,每十天会放假一次。
顺便打听了一下楚红秋,发现她在宁水镇颇具威望,这也是出于她的手艺精湛。只是这些日子并不在宁水镇,也就无缘亲自瞧一瞧了。
夫夫俩把这事记在心里了,只是时间还早,还得把精力放在眼前的活计上。徐芝芝一扫之前的阴霾,总算不把自己闷在屋子里了,常常跟春香一起去地里拔萝卜、捡柴。
徐子盛和姜寻这么频繁地出入宁水镇和碧潭村,早就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时不时就会有人私下议论。
“诶,你们最近看到徐子盛了吗?他跟夫郎天天往镇上跑呢,多半是要发财了!”
“徐家老二那个儿子?是有一阵子没见过他了,发财?得了吧,他不是一向好吃懒做吗?”
“今时可不同往日了,我原先也奇怪天天没见他,有天起得早去镇上赶集,你猜怎么着,竟在路上看见他和寻哥儿了。”
“看见了就看见呗,说不定人家也是去赶集。”
“就是,这有什么稀奇的。”
大娘摆摆手,一脸高深莫测的表情,“那可不是,人家小两口是推着板车去镇上的,板车上东西都堆满了,那是去摆摊的。”
“摆摊?他家那几亩地,有什么可卖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我去镇上还真看见他的摊子了,好像叫什么肉馍?你可别说,摊子前好多人买呢!”
“我滴个…他倒也豁的出去,不是说摆摊不赚钱嘛?”
“人家那些摆摊的,赚钱也不会老实告诉你呀,不然不都去摆摊了?前天我还看到他跟夫郎买了好多东西,又是精米又是糕点,还有整套的棉衣,堆了满满一板车,你说不是发财了,谁舍得买这么好的东西?”
“你这么说我想起来了,我干活路过他家,经常冒着肉香呢,肯定没少吃肉!”
“你说的也是,我看寻哥儿那身衣裳,布料就不错,比在姜家穿得好多了,我差点没认出来。”
“要我说这也是命,原先谁能想到,徐子盛会有今天呢?要是人家晚点成亲,恐怕有的是哥儿女子想给他说亲,寻哥儿也是命好!”
“得了吧,什么命好,人家刚成亲那会儿,被你们骂成什么样了,这会儿倒改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