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还是这位皇帝(三)

上官无汲 水野 988 字 14天前

朱厚熜,宪宗庶孙,兴献王朱佑杬独子。正德十六年,遵祖训“兄终弟及”,继位为帝,年号嘉靖。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天生非凡之人。朱厚熜自幼聪慧,甚得献王喜爱。献王去世之后,他就独挑大梁、执掌王府,直到两年后武宗驾崩,他奉诏进京之时也才刚满十五岁。武宗正德没有子嗣,礼部的安排是让小藩王先以“皇太子”之名进宫,相当于过继给武宗当儿子,被他当场拒绝。在明朝,文官的权力很大,国事几乎是由他们决定,皇帝在很多时候只是形式上的摆设,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大臣们忠心耿耿又老谋深算,由他们做出的决定,自然轮不到一个自蕃邸进京的少年发表意见。

可惜这个少年是朱厚熜。

天赋才能加上献王的精心培养,十五岁的他早已十分成熟老练。这位小王爷性格阴沉、心思缜密、寡言又不喜动,正是天生搞政治的材料。从继位的细节到献王的尊号,一场浩浩荡荡、介乎朝中老臣与少年皇帝的“大礼议”之争拉开了序幕。这场斗争历时十七年,焦点虽是“礼”,实质却是“权”,最后以朱厚熜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少年老成、狠辣果断的皇帝不仅如愿追封了生父,还借机除掉了朝中的旧势力,建立了自己的绝对威信。

嘉靖极聪明又极自负,有人说他英明神武堪比朱元璋,又有人说他昏庸不能、残暴不堪。是明君也好,是昏君也罢,总之这位皇帝是不允许自己被任何人左右的。他既不愿像他的伯父弘治帝那样对大臣言听计从,也不会像他的堂兄正德帝那样故意与大臣作对,他要的是绝对的服从。纵观整个大明朝,像他这样独揽大权、让文武百官不敢吭声的皇帝,除了朱元璋与朱棣之外,还真找不出第三个来。在用人上,他“忽智忽愚”、“忽功忽罪”,既除过奸人,也杀过忠臣。他下的旨意从来都是含糊不清、难以捉摸。当从这点上看,严嵩父子还是有过人之处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本事伺候一个既多疑又聪明、既残忍又绝情的皇帝。尤其是严嵩之子严世蕃,人家能揣摩圣意、百发百中,花了多少心思。可惜这对“善解人意”的父子最终还是倒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严世蕃揣摩圣意的本事开始退化。

抛开政治手段不说,嘉靖为人诟病的主要有三点:绝情、好色、痴迷修道。与其他人不同,他的绝情不仅是针对大臣,还包括自己的妻儿。他有过三位皇后,一个在怀孕的时候被他责骂以致惊吓流产,病重而亡;第二个因为一点小事被他当场鞭打,随后打入冷宫、凄然而终;最后一个更可怜,竟然在一次火灾中因为丈夫的袖手旁观而香消玉殒。对子女,嘉靖也同样冷漠。他不立太子,也不想见他们。裕王的母亲杜康妃病重之时,他不顾儿子的哀求,就是不准裕王进宫,结果母子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他安排在儿子府外的锦衣卫远比任何大臣府邸还多,日夜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至于好色,则可以跟修道联系在一起。道家有“采阴补阳”之说,宫内每年招募大量年幼宫女供他修道作乐。终于在嘉靖二十三年,不堪蹂躏的宫女们趁皇帝熟睡之时要勒死皇帝,谁知紧张之下打成了死结,功亏一篑。死里逃生的嘉靖将参与的宫女全部凌迟处死,并搬出了寝宫,在皇城中一住就是二十年,从此不入大内。

宫女集体弑君,这在历史上可是奇闻。这也正解释了为何那老太监听到上官无汲会武功后有那么大反应了。平日柔弱的宫女都敢勒死皇上,再来个有功夫的那还得了?

“哈哈……原来这老家伙还这么搞笑。”上官无汲一边走一边拍邱阳的肩膀,笑道,“还有什么故事?快说来听听嘛!”

邱阳讶道:“这些还不足以让姑娘了解皇上吗?”

“了解!了解!不过我还想多知道一点他的事,哈哈!”

“如果真的了解,姑娘就不会这么开心了。皇上最难捉摸,贸然接近他或者被他顶上,都是十分危险。”

“谁说我要接近他了?”

“如果姑娘不想接近皇上,又何必问这么多呢?为了打听消息而抛弃忠心耿耿的闻聚福,看来姑娘的决心很坚定啊!你一定是怕他阻止吧?可属下就不同了,无论您要做什么,属下都会支持的。”

“你是在告诉我,你有多忠心吗?”

“属下只是想坦白从宽而已。”邱阳微笑道,“属下正在解释自己的来意与目的,以免姑娘日后怪我。”

上官无汲一震,停下脚步,直直地盯着他。“来意跟目的?你是为了皇上而来的?”

“确切地说,属下是因为皇上而被派来的。”

“谁派你来?是不是景王?”

“属下是冥王座的人,跟景王有什么关系?”

“冥王座的后台不是景王吗?这可是你说的!”

“属下可没说过,”邱阳顿了顿,又补充道,“就算有,属下也忘了。”

上官无汲疑惑地看着他,一时还未明白过来。这时,一道平淡柔和的声音从后方传来,解答了她的疑问:

“因为这不仅牵扯到朝廷政治,还直接关系两位王爷的生死利益,所以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叶姑娘聪明绝顶,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上官无汲全身一颤,脸上现出一种奇怪的表情。

是俞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