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王猛平定汴州城

陈亮道:“余老,试问一下,世间又有几人没有贼心。他们之所以没被称为盗贼,大部分是没有那个贼胆,或是掩盖的很好,没被他人发现。”

余清道:“他们既有贼心,又有贼胆,就怕放其北归,他们撇不开安思景的淫威,大有可能贼心不死,心怀侥幸,继续为盗。毕竟当兵对他们来说,轻车熟路,比做任何事情都要来的痛快。既能轻易地拿到军饷、官位、美色,还能为所欲为,烧杀抢掠,视法度于无物。何苦又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用汗水浇灌庄稼,祈祷上天,盼个好收成。”

陈亮道:“余老,谁人无错,谁人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们既答应愿意改过自新,我们应该给他们机会。”

余清道:“就怕他们知错不改,随心所欲,继续害人误己。”

王猛道:“余老,军师,以我看,还是答应他们的要求。一来,我们夺回汴州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二来,就算他们回去摆脱不了安思景的淫威,继续为盗,对我们来说,也没多少损失。”

郑经不解,问道:“大帅,他们回去继续为盗,怎么对我们没有损失呢?”

王猛道:“我们为了兵源,四处征兵,难道叛军为了兵源,就不会到处抓壮丁吗?与其让无辜的百姓成为叛军,祸害家国,身死异处,还不如让这些死不悔改的人继续为盗,最后身死魂灭。”

陈亮道:“既然大帅把话说到这分上,我看就实心实意的答应他们的请求,放他们北归。往后,他们履行承诺也好,违背誓言、继续为盗也罢,就不是我们所抄心的事了。”

余清道:“这些都是虎狼之师,身经百战,这么轻易地放虎归山,恐怕不是好事。”

王猛道:“余老,孙武有言在先,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我们何不效仿之。”

郭凯道:“大帅,你此话何意?”

王猛答道:“何为平定叛乱?是我们通过努力,不停地缩小叛军活动的地盘,最后让叛军无立足之地,走向覆灭,天下重归太平。一般人所谓的胜利,就是用将士们的生命换取城池,霸占地盘。这虽出于无奈,但也过于耗损国力,于家国不利。我华夏民族之所以强大,是由于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外族无法攀比。睢阳一战,叛军从攻陷城池到丢弃城池,损失兵马十几二十万,只因守城官军视死如归。我们要是也学叛军,逼着叛军固城而守,死不投降,那我们攻下一座城池,一样损兵折将无数。要是按这种情形发展下去,等我们平定了叛乱,国家不仅人口大量减少,也会千疮百孔,要想成就昔日辉煌,没个几十上百年,别想达成。”

陈亮道:“大帅所言甚是,开个好头,兑现承诺,取信于人,日后叛军觉得守城无望,也不会做无畏的挣扎,我军将士就可以减少伤亡,于家国日后的发展有利。”

小主,

余清道:“大帅的仁德之心既然走向未来,我已无话可说。”

王猛笑道:“余老,杀一人,可救千万人,此人该杀;放一人,能救千万人,此人该放。”

郑经道:“可他们犯上作乱,一路南下、西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知害了多少无辜良民,已是罪恶滔天、罪大恶极,如此轻易放过,太便宜他们了。”

王猛苦笑道:“佛家有云,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算他们罪恶滔天,佛家也讲究众生平等,善渡有缘人。况且士兵犯错作恶,大部分是由于上边纵容所致,罪恶不能全归咎于他们。国家依法治国,最终的目的不是要杀掉多少犯错作恶的人,而是威慑那些拥有罪恶的心灵,让他们少犯错、少作恶。”

郑经道:“大帅,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复他们,只要他们弃城投降,我们就遵守承诺,放他们北归,跟家人团聚,以往种种,全部一笔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