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鸣答道:“哥哥心意,小弟本该受领才是,但我已老迈,两眼昏花,看不了多远,还是将这份观赏的机会留给后人吧。”
皇帝说道:“行,等襄王继承了大位,朝中秩序安稳之后,你想去那里就去那里,没人敢拦着。”
刘汉鸣说道:“哥哥不是最看好五皇子吗,今日怎么改变主意了?”
皇帝苦言道:“那个傻孩子,好的不学,学了一套阴毒之术,要是让他来治理天下,又有几人能够好活!是朕的错,不该有更换储君之心,人没选好,还逼的太子一步步走向深渊。”
刘汉鸣道:“大错既已铸成,也没必要再更正了。不如下定决心,确定储君人选,给大夏国谋个未来,从此心安。”
皇帝道:“依你所见,今日襄王怎样?”
刘汉鸣回话道:“大哥要是愿意相信贤妃嫂嫂的为人,也可相信襄王,毕竟贤妃娘娘慧根出众,或许有所遗传也未可知。”
董宁站在一边,听过两人的对话,微言道:“经老奴这些年的观察,襄王深得贤妃娘娘的慧根,不骄不躁,处事清明,两眼装着的全是天下万民的生计,实是难得的贤人。”
刘汉鸣见皇帝没有责备董宁,接话道:“既然如此,哥哥莫不如就此放手,让襄王渐渐地走入权力中心,也好在大位交接之时,不至于手忙脚乱,还得四处寻人相帮。人人都是平凡的生命,生来就带着‘趋利避害’的思想,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利益之心驱动良知,出现表面的恭维,实难察觉。”
皇帝深知表面恭维之毒,回话道:“我也知道自己的身子,没两年活头了,就让襄王承受这个难摊子吧。”
刘汉鸣说道:“陛下既然打定了注意,不如招安思景回京,软禁起来,等平定各地方豪强势力,再还他一个自由身,这样便能减少刀兵。”
皇帝笑道:“前些日子,安思景打败北狄浑邪王,我诏他入京嘉奖,他却一个称病。你这想法虽好,怕恐难实现了。”
刘汉鸣苦言道:“这样看来,一场刀兵是免不了了。”
皇帝道:“诏你回京,就是为了这事,依你看,那个周秉正跟虞陨文,还有没有收降的可能?”
刘汉鸣说道:“只要陛下能及时下罪己诏,诚心诚意地承认自己的过失,说臣子们的过失都是天子的不是,我看他们的心里,应该愿意装着大夏国多点。”
小主,
董宁接话道:“三爷,你这说的什么话。陛下乃上天之子,英明神武,哪会有什么过失,有过失的也该是臣子们才对。”
刘汉鸣将眼光交给皇帝,等着他的态度。
皇帝静了一会儿,言语道:“到了这个时候,要是真能减少刀兵,还天下一个安宁,写封罪己诏也没什么。就怕罪己诏一出,增长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的气焰,事与愿违。”
刘汉鸣答道:“哥哥东征西讨,结束了乱世纷争,功在千秋,无人可以抹煞过去。只是一时不慎,急功近利,想在自己手上结束北边隐患,还天下一个真正的太平,让后世高枕无忧,想法是好,只是用错了人来挑起这副重担,才出现今日困局。天下之苦,莫过于身苦与心苦,只要让天下人见到陛下的愧疚之意,心里自然会好受许多,心苦也自会慢慢解除,一个身苦自能承受的住。毕竟只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改变困局,自会有那美好的一天,人人自该有个担待。”
皇帝道:“那依你看,什么时候发下罪己诏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