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泪湿红尘 醉风饮月 1105 字 8天前

朝堂之上,气氛压抑而紧张。踏入朝堂,便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的那股剑拔弩张的气息,仿若一点就着。各方势力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巨兽,暗自涌动、相互角逐,都妄图在这混乱时局中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

每一次朝会,表面上是君臣共商国是,实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臣们步入朝堂时,脚步或沉重、或轻快,发出或拖沓或急促的脚步声。眼神中或是警惕、或是算计,偶尔目光交汇,又迅速移开,生怕泄露自己的心思。

巨大的朱红色立柱上,精致的金龙雕刻仿佛在云雾中翻腾,可大臣们却无心欣赏这皇家气派,满心都是对局势的考量和对权力的争夺。

在短暂的任职期间,杜甫凭借敏锐如炬的洞察力与满腔赤诚之心,愈发清晰地察觉到诸多政策在施行过程中给民间带来的沉重灾难。

杜甫在朝堂上经历了多番激烈的争论与周旋,身心俱疲。这天退朝后,他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家走,一路上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朝堂上那些尔虞我诈的场景,心中满是无奈与忧虑。他深知,要为百姓谋福祉,这条路还充满荆棘。

天色微亮,长安城还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杜甫回到家中,看到熟悉的景象,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温暖。妻子杨氏早早起身,在简陋的厨房里忙碌着,为一家人准备早饭。灶火闪烁,映照着她温柔而又略带憔悴的面容。

孩子们还在里屋酣睡,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纯真,丝毫不知父亲即将面临的朝堂风云。

杜甫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孩子们,眼神中满是慈爱与担忧。他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头发,心中默默想着,自己今日朝堂之行,不知会有怎样的结果,但为了国家和百姓,他必须挺身而出。

“孩子他爹,来吃点东西吧。”杨氏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房间,轻声说道。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几分担忧,似乎察觉到了丈夫今日的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