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差点忍不住笑出来。
李忠则愤怒地质问道:“王将军这样的人怎么不觉得羞耻?老夫正与殿下商议国事,居然做出这样的举动!”
王强却理直气壮地说:“有什么可羞耻的呢?”
“李先生四处诋毁我,说我背信弃义、祸乱国家,我都不以为耻。”
“这种小手段根本不值得挂心。”
李忠恼怒道:“王将军,我国百年法律,难道能因你一人而改变吗?”
“圣上自有决断,您还是自求多福吧!”
说罢他愤然离去,远远处传来一声愤怒的哼声。
赵明显得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刑部尚书李大人反对改革秦律这一点,本宫早已预料到。”
王强随意坐下,吃着盘中的水果解渴。
“不只有李忠一个人吧?满朝文武赞同此策的人恐怕很少。”
“殿下很快就要面临诸多压力了!”
赵明有些哭笑不得:“军师有何良策解决这个问题?”
王强摇摇头:“解不了。但或许百姓能给我们答案。”
赵明显现好奇之色:“此话怎讲?”
王强继续说道:“虽然秦国律法号称‘凡事依法处理’,但在我们审阅过程中却发现一些问题——小错重罚、大错通融。”
“比如夫妻和离未去官府登记,则罚二甲……这意味着近三千钱,大约是一个壮丁两年辛苦劳作的结果。”
“若是交不出罚款,只能以劳役抵债。”
赵明深叹:“这确实太过苛刻,所以我们要调整这些法规。”
“秦律还规定采邻家桑叶不到一钱赃款也要服刑三月。贼匪袭扰村民,百步之外的旁人未予帮助也会被判处罚。”
“这不是典型的‘小事严处’嘛?”
赵明点点头:“的确。”
王强微笑继续说:“而朝中贵族们的情况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们多有妻妾,鲜有遵纪守法者,法不责众之下只好睁一眼闭一眼。”
赵明显得有些愧疚,沉默片刻后开口。
王强又提及一些事情,并且指出官员和普通民众之间在惩罚上的极大差别。
赵明清了清嗓子坚定表示:“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及百姓幸福安康,秦律势在必改!”
“不可听少数权贵之声。”
王强调醒道:“殿下的决心很重要,但也需想清楚随之而来的问题。”
“所谓历史评价往往取决于士人之口。”
“然而不论如何骂名或者褒奖,我只问心无愧而已。”
听到这里王强大笑道:”佞臣搭配昏君还真是天生一对呢!”
“先生过誉了。”赵明回应说,并讨论了关于接下来的一些行动方案,如通过发表言论引起重视。
随着时间流逝到了夜间。
李忠的目光依旧炽热似火,显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当办报之权被夺去,老朽便预感不妙。”
“若非他暗中怂恿,殿下怎会陷入如此绝境!”
“吾等世代蒙受皇恩浩荡,岂可不为国家尽力?”
“明日尔等随老夫联名上奏,即便以死进谏,也要阻止朝纲 !”
宁腾、陶淳等人听闻,不约而同抬头注视。
“上卿可知晓陛下的心意?”
“是啊,报纸早已传遍天下,难道陛下竟未召您商议?”
“此人虽不堪,更怕……”
蒙毅面色凝重,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