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强调:“此书会广为流传,并供世人传颂千秋功业,务必慎重回应每一句话。”
“待会儿问答环节务必谨慎,若有失误成了千古笑柄可别说本侯没提醒!”
英杰惶然,感到前所未有地紧张。万一言行失礼岂不成笑话?
"能否换个日期好准备一下?”
“没什么可备的。如实讲自己的事迹就行。”
众人纷纷表示不善于用文字表达。王铭又好气又好笑:
"早知今天就好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他嘲讽了一句后接着说:“报社的编辑会润色这些文字,你们不必如此纠缠不休。”
“文章完成后我会让人给你们读一遍。”
“哪里有问题再做修改。”
众人下意识望向高才君。他们深知自己无法识别出文中的错漏,哪怕其中有骂人的话语也难以察觉。唯有寄希望于饱学诗书、才智过人的高才君来把关。
“诸位功勋卓越,叔叔不会损及大家的名誉,尽管放心。”高才君轻松微笑,并抱拳致意,让大伙都松了口气。
随后,交代完毕后,泡上热茶自顾自在凉亭里品饮。而 等人却苦不堪言。
“壮士贵姓?家居何地?”
“在船上的职位是什么?”
一位年长文官提笔耐心询问着, 精神恍惚根本没注意到问题。
“你在说什么?”
“我说你姓名是什么?”文官再次温和重复提问。
双拳紧握作答,不知不觉额头满是冷汗。
这该死的……他在心里暗暗咒骂并立即控制自己的口头禅,以免被史书记载,有损名声。
水匪们表现更加糟糕:有的说话支吾难成一句;有的面红耳赤,汗水淋漓,手臂颤抖。唯有高才君从容不迫,谈吐自若,引经据典。旁边的马员一边连连点头,一边记录下他的言语。
小主,
约一炷香时间过后,马员与助手带着整理好的稿件离开并向 辞行。
"哎呀……" 动了动酸痛的腰试图起身却几乎跌倒,好在高才君及时搀扶住了他。
"妈的!我这两年出海都没受这般罪。”随着记者离去, 便立刻放松下来。
众人也在叫苦连天的同时担忧自己刚才的表现被写出来贻笑大方。 拍手表示: “稿件大概一两日后完成,到时请报社送来供各位过目。”
等人齐声道:“由高才郎君审阅即可。”
看向高才君:“好吧,交给才儿来办。”
“先过来喝些茶,缓一缓神。” 走过去一饮而尽,其他人嬉笑着围过来打听朝廷赏赐的事。 一一回应后众人继续七嘴八舌打听封赏的具体情况:
表示:
- 若壮志未衰想建功立业就在咸阳安家,
- 若想做个富户就在原乡购置产业,
“最近攻下的西戎故地,水草丰美适宜放牧耕种。”他解释道,“朝廷在那里没什么干练的吏员测量土地。或许因疏忽导致皇帝封赐的田亩扩大几倍不止。”
这话让水匪们都动了心思互相交换眼神,担心自己回乡的面貌会引起亲朋惊愕。因此宁愿留在偏远地方以避免尴尬局面。“给侯爷几天我们考虑再作答复吧?”
“自家兄弟不必着急,待你们想好了本侯再定夺。” 诚恳允诺。 水匪们喜笑颜开纷纷致谢。
“ ,跟我来。”
“去哪里,侯爷?”
“去个好地方,你来了就知道。” 又挥挥手示意随从跟随。两人没有骑马因为此距囚禁毛萍母女的地方不远。
“听说登岸猎杀巨兽白熊的是你?” 步履悠闲地说。“肩上的伤还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