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我们必须找到方法,让这些人暂时安顿下来,同时也要让城内百姓明白,这并非这些村民的错。”
古锦岩决定召开一次公开的集会。
她亲自站在高台之上,向全城百姓解释了村民们的遭遇,描述了他们的困境。
她恳切地说道:“赫沙城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而这些乡亲们也曾是守护这片土地的一部分。
今天他们无家可归,正是需要我们伸出援手之时。
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调配资源,保障每一个人的生活。”
她的声音虽不高,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台下的百姓安静地听着,不少人被她的言辞打动,原本积累的不满似乎有所缓解,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然而,事情并未因这次集会而彻底平息,随着冬日愈发寒冷,城中存粮越来越少。
一些百姓的耐心也逐渐耗尽,甚至有人暗自计划要将村民驱逐出城。
铁蛮坐在远处的山头,眺望着赫沙城方向。
仿佛已经预见到那座城池内暗潮汹涌的情形,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
正是这种资源紧张下的人性弱点,才是他最锋利的武器。
而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城中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那一刻。
一日夜晚,赫沙城内再次爆发冲突。
几名城中百姓与村民因水源问题发生争执,进而演变成了肢体冲突。
听闻消息的古锦岩立刻赶到现场,身边带着几名护卫。
她面对怒气冲冲的百姓和无助的村民,没有责怪谁,而是平静地站在人群中,清了清嗓子,直视每一个人。
“我们都身处寒冬,彼此都不易。但若因此而彼此为敌,只会让我们更早被困于困境之中。”
她的声音带着穿透力,让现场的争执逐渐平息下来。
接着,她向在场的百姓们承诺,将会优先分配资源,特别是在水源和粮食方面,保证每个人的基本需求。
她话语中的温暖与坚定,逐渐安抚了人们焦躁的情绪。
这一晚,古锦岩回到府中,疲惫地倚在椅子上,思绪万千。
当前的局势只是暂时稳定,若不能尽早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这场矛盾终将无法避免。
冬日的寒风依旧呼啸,城中百姓与村民在这场斗争中也逐渐达成了微妙的默契。
人们开始自发地节约食物,一些年轻力壮的村民也主动帮忙城中的建筑和维修工作,以换取每日的粮食。
这种互助的氛围在寒冬中逐渐扩散开来,赫沙城似乎开始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然而,铁蛮并未打算就此罢手。
小主,
他潜伏在城外,观察着赫沙城的每一个动向,等待着新的机会。
数日后,古锦岩亲自来到粮仓查看情况。
她站在粮仓的门口,迎面便是一股淡淡的霉味,这原是因雨水泄露而未能完全干燥的陈年粮食。
但在如今的情况下,这些粮食都不得不作为补给品分发出去。
仓库负责人面色沉重地向她汇报:“古将军,按现在的消耗速度,粮仓里的储备最多只够支撑半个月,而水源已接近枯竭。
我们若不能从外地补充物资,只怕难以坚持到下次丰收。”
古锦岩眉头微皱,走入仓库,仔细查看堆叠如山的粮袋。
这些粮袋大多被翻动过,底层的米袋上已开始泛黄,甚至部分发霉,她不禁心头一沉。
她回头看了红页一眼,红页立刻明白,低声道:“小姐,城中百姓虽心知粮食短缺,但仍旧慷慨相助这些难民。
只是若情况再恶化,恐怕难保不会引发骚动。”
古锦岩默然点头,目光沉沉地望着那些粮袋,仿佛在思索着如何才能撑过这场危机。
就在此时,仓库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
她眉头一蹙,抬步走出仓库,只见一群百姓围聚在仓库门口,神情焦虑,低声议论着。
她上前一步,轻声问道:“你们在此有何事?”
一位年长的村民上前,抱拳行礼,脸上带着几分为难之色:“大人,我们听闻粮仓里的粮食已经不多,怕是无法支持太久。
可是这些日子多了这么多流民,怕是让城里原本的百姓也难以吃饱,不知可否请大人想个法子……”
古锦岩看着他们,内心百感交集。
这些百姓并非不愿帮助流民,然而在物资紧张的情况下,人们的恐惧与自保的本能会逐渐浮现。
她顿了顿,温声道:“大家放心,我会竭尽所能,确保城中所有人都有饭吃,有水喝。
若真有紧急情况,我会率先与大家共同承担。
希望各位能够与我们一同忍耐,共度这段艰难时光。”
百姓们听了这番话,脸色稍稍缓和,纷纷点头致意,带着几分安心散去。
回到府邸后,古锦岩却久久不能平静。
她站在窗边,望着日渐凋零的树叶,思绪万千。
她的手轻轻搭在窗沿,凝视着远处的荒地,心中涌动着一股隐隐的忧虑。
这座城、这些百姓的未来,仿佛沉重地压在她的肩头。
红页轻声走到她身旁,轻轻地说道:“小姐,这几日您已为粮食和水源的事情操心许多。
不如稍作休息,万一您身体垮了,城中百姓们更会心慌。”
古锦岩轻轻摇了摇头,缓缓说道:“红页,这些百姓为求生存已历尽艰险,若再让他们失望,我如何对得起赫沙城的百姓?
我定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所有人都能活下去。”
红页看着她坚定的侧脸,心中充满了钦佩与不安。
这位小姐一直以来都心怀天下,却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安危。
红页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轻声说道:“小姐,我会一直陪在您身边,不管前方有多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