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典籍整理之途,破浪前行

他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典籍,心中充满了压力。

“王爷,您考虑得如何?”王富商的声音打断了郑逸的沉思。

郑逸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王员外,此事……”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坚定起来,“容我再考虑考虑。”

王富商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王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郑逸回到书房,揉着眉心,王富商的条件像块石头压在他心头。

李年轻学者见状,关切地问道:“王爷,可是王员外那边出了什么问题?”郑逸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李年轻学者听后,眉头也紧锁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的神色。

郑逸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宣纸,提笔写了起来。

李年轻学者则在一旁翻阅典籍,不时提出自己的建议。

书房里,只有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和两人低声的讨论声。

次日,郑逸再次拜访王富商。

他拿出修改后的合作方案,指着其中几处重点说道:“王员外,您的名字自然是要署的,但并非所有典籍都适合,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着作;至于收益分成,我们可以采取阶梯式分成,初期您的分成比例可以高一些,但随着典籍的影响力扩大,分成比例也要进行调整。”

王富商拿着方案,仔细地阅读着,他时而皱眉,时而沉吟。

郑逸则在一旁耐心解释,并列举了几个成功的案例。

最终,王富商勉强同意了郑逸的方案,脸上露出了肉痛的表情,但眼底却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

他深知,与郑逸合作,虽然利润有所减少,但却能获得更大的名声和影响力。

郑逸拿到资金后,长舒一口气,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回到府中,立刻召集所有参与整理工作的学者,将好消息告诉了他们。

众人欢呼雀跃,干劲十足。

然而,好景不长。

几日后,一封联名信摆在了郑逸的面前。

信上,数十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联名要求郑逸停止整理工作,理由是他的解读方式过于激进,曲解了经典的原意。

郑逸看着信上的名字,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书房里,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他拿起信,指尖微微颤抖,眉头紧锁,目光落在信尾最后一个名字上……

“陈传统学者……”他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