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娴熟地操作着拉坯机,泥土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随着转盘的旋转,逐渐幻化成一件件精美的器皿。
外国陶艺家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技艺,一个个张大了嘴巴,仿佛能吞下一颗鸡蛋。
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郑逸站在展示台中央,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他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每一位陶艺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仿佛一位凯旋的将军,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一直对郑逸持怀疑态度的刘礼部官员,此刻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走到郑逸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郑公子,你做得很好!”
一位高句丽的陶艺家走到郑逸面前,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郑公子,你们的陶瓷技艺真是令人佩服,但是……”
高句丽陶艺家略带迟疑地继续说道:“你们的陶瓷虽然精美,但是造型略显单一,如果能融入一些我们高句丽的元素,或许会更受欢迎。”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似乎在描述某种独特的造型。
此言一出,陈陶瓷艺人的脸立刻涨得通红,像熟透的柿子。
他怒目圆睁,胡子颤抖,仿佛下一秒就要冲上去理论。
“岂有此理!我大唐陶瓷举世无双,你们这些蛮夷竟敢妄加评论!”他粗重地喘着气,拳头紧握,青筋暴起。
郑逸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挡在陈陶瓷艺人面前。
他面带微笑,神态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郑逸身上,等待着他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冲突。
外国陶艺家们则面面相觑,
郑逸轻咳一声,朗声说道:“这位高句丽的朋友说得很有道理,艺术的交流在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们唐朝的陶瓷虽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元素,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掷地有声,仿佛一颗定心丸,瞬间平息了现场的紧张气氛。
陈陶瓷艺人虽然心中仍有不服,但慑于郑逸的威严,只得愤愤地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其他唐朝的陶艺家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意识到,闭门造车只会故步自封,只有开放交流才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