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清时是沪城县衙捕快。
后来看着租界油水足,又转投租界巡捕房。
起初只是一个拎着警棍巡街的普通华捕,因为工作卖力,得到法兰西人的赏识,转成便衣包探。
专司负责市井情报收集。
而正是因为这份工作,他结识了大量的三教九流,然后在涉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穿着官衣混帮会,两条线相辅相成,没几年就彻底发迹起来。
成了人人敬畏的总华探长,青帮大亨。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话对于帮会人物,同样适用。
混迹街头泼皮,要被人骂瘪三。
作为沪城乱不乱,黄老板说了算的黄老板,不但深受法租界公董局的信重,金陵方面对他也极为亲厚。
两年前黄锦镛六十大寿,常凯申还专门派人送来贺帖。
包括特务处还有调查科,租界的很多情报,也都仰赖黄锦镛提供。
甚至在租界抓地下党,也是黄锦镛打招呼,巡捕房才会不闻不问。
而这次关于百浪多息的事情,确实是金陵方面给他打的招呼。
受到影响的不但有为民药厂,租界的诊所药店有一家算一家,也都被禁售各类消炎药。
现在,只有洋人经营的几家医院没有受到限制。
但特务处和调查科都派了人驻守,盯着可疑的人。
而强硬接手为民药厂的销售渠道,则是黄锦镛专门做的吩咐。
发过路财只是其一,最主要的是因为,为民药厂牵扯到了安道公司。
最近这段时间,林易在沪城商界声名鹊起。
这人黄锦镛记得,在张小林的祭奠仪式上,拜谒过自己。
原本以为是个知礼数的晚辈。
却不曾想,生意是渐渐做大起来,却一直没有正式拜自己的码头。
他也不打听打听,在沪城做生意,又有几个敢不拜自己码头的?
他又不是他爹林安道,靠着一双拳头打出一番事业,在道上颇具声望,人人都要给几分面子。
他一个小年轻接手家业,生意做的再好,那也是根基不稳。
这种处境还不懂规矩,那就太没规矩了。
竖子无状,给他点教训,让他认清沪城的规矩,还是很有必要的。
他的消息极为灵通。
林易前脚到沪城,他后脚就收到了消息。
原本以为林易听了药厂的事儿,该明白事情的轻重,来黄公馆当面赔罪。
可是直到黄锦镛入睡,都没等到林易登门。
这就让黄锦镛彻底上火了。
早上起床时脸色就相当的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