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帝内心泛起冷意,面上却不动声色。
“太师有何见解?”
“陛下,柳御史毕竟年轻,本心可能是好的,但是思虑却不甚周全,世家公子底蕴深厚,商贾之子自小能请到名师教导,唯有寒门子弟底蕴财力都薄弱,若是打开商人科举的口子,且不说平民百姓成为商人需要多少年,也不说从商还有血本无归的可能,眼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商人抢的是百姓的科举名额,影响不到世家公子丝毫,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柳庭恪也站了出来,“陛下,微臣也有一言。”
顺德帝说道:“柳爱卿但说无妨。”
“微臣虽然年轻,但也不是冲动莽撞之辈,微臣一路走来深知寒门子弟不易,若无臣妻不惧世人眼光,毅然从商供养微臣读书,微臣此刻便不能站在这里,微臣生于微末,在座的各位都没有比微臣更了解寒门与商贾之苦,太师大人所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未免夸大其词,商贾科举利远远大于弊。
在座各位弹劾微臣以权谋私,慕子钰是我义兄不假,但是若只是这样,还不值得微臣与在座满朝文武乃至天下士族为敌,慕兄承诺,若商人可科举,他愿牵头,每一个参加科举的商籍人士,都在贫苦之处建一座学堂,不收束修,只为让百姓们都有读书的机会,哪怕不科举,也能认字懂得数算,微臣以为,此为长远之计。”
柳庭恪话音一落,原本那些反对商人入仕的百姓瞬间改投阵营,此前他们反对,不过是因为商人富有,若是官路再被打开,他们这些良籍百姓便成了无财也无权实际意义上的下等人,可若是按照柳庭恪的说法……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商人入仕,对他们来说也有大好处,那就不一样了。
“太师大人,商人已经表现出了诚意,您为百姓殚精竭虑,思虑周全,您也是一心为民之人,不知可有什么诚意啊?”
“老夫一直奉承的是英雄不问出身,老夫一手提拔起来的寒门子弟众多,每一个有真才实学之辈,都被委以重任。”
柳庭恪说道:“确实,若不是真才实学之辈,周氏女如何会下嫁?若不是真才实学之辈,又如何会成为太师大人的客卿?”
周作儒顿时无话可说,寒门子弟若是不依附氏族,如何能被提拔?而客卿,成了多少英才的枷锁,若是有足够的财力和出路能供养一家老小,那些真才实学之辈如何会放弃科举,甘心成为背后出谋划策却永远不会被人知道的人。
那些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情被柳庭恪摊在了桌面上,摊在了只在乎吃饱穿暖的百姓面前,让他们不得不明白,朝政决定的是他们的命运,他们子孙的命运。 原枕小说网
柳庭恪与周作儒的针锋相对,被百姓们看在眼里,这一幕,印在了今天在场所有百姓的心里,有一个单薄的青年,一人面对满朝文武,只为给底层的他们和他们的子孙谋一条出路。
顺德帝说道:“今日公审为的是柳爱卿,如今柳爱卿身世已有定论,说柳爱卿以权谋私更是无稽之谈,就此退堂吧,其它事情,明日早朝再议。”
众位大人都从后堂离开,只有柳庭恪从正堂走了出来,窦苗儿立刻迎上去,两人四目相对,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而柳庭恪一出来就被围了起来,有些百姓向他们夫妻二人道歉,此前想不明白和人家一起骂柳庭恪,还有些百姓感谢柳庭恪为他们谋出路,激动的痛哭流涕。
“各位,本官出身寒门,此举不光是为天下百姓,更是为了自己的子孙,为你们谋的人是陛下。”
说完柳庭恪就拉着窦苗儿离开了,那些百姓却久久不愿离去,高壶陛下英明,朝着皇宫的方向磕头。
此事不过一日就在京城传开,想必在刻意推动之下,很快就会天下皆知,天下人很快就会知道,陛下要为他们谋出路,但是氏族从中作梗。
周作儒开始骑虎难下了,李鸿邦也不得不重新思量起他和周作儒这暂时的同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