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计若成,可使良田增加数十万亩!"郑国补充道,"而且这些新增农田大多在关中平原,正是贵国的核心区域。"
吕不韦眼中精光闪动,"此事重大,容我禀报陛下。先生且在驿馆安歇,择日面圣。"
送走郑国后,吕不韦立即入宫求见。
秦天正在查看各地工程进度报告,听说此事,也来了兴趣。
"此人可靠吗?"秦天问道。
"臣已派人查过,此人确有水利专长,在汝南颇有声望。"吕不韦回答,"而且他说的也有道理,韩国确实无力承担这等工程。"
"传他明日早朝面圣。"秦天思索片刻后说道,"朕倒要看看,这个郑国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回到驿馆,郑国长出一口气。
计划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
次日清晨,郑国着一袭素色长袍,立于殿中。
虽是第一次面圣,却显得从容不迫。
"听说你有治水良策?"秦天坐于王座之上,目光如炬。
"正是。"郑国从容答道,"在下观秦国地势,发现一处绝佳的引水之地。若能修建水渠,可使数十万亩良田得利。"
说着,他展开图纸,详细讲解起来。
"此渠起于渭水上游,经关中平原,直通咸阳。沿途设水闸三十六处,支渠百余道。"
"建成之后,不仅可灌溉农田,还能调节水量,防止水患。"
秦天听得认真,不时点头。
"此计确实不错。"秦天说道,"但工程浩大,耗费必然惊人。你可曾考虑过这些?"
"回陛下,在下已有详细计算。"郑国胸有成竹,
"若以现有的工匠团队为基础,再加上各地民夫,三年可成。
虽然前期投入巨大,但建成后每年可增产粮食数十万石,十年之内便可回本。"
"而且......"郑国话锋一转,
"陛下已在全国推广新式铁器,又修建了官道。这些都为水利工程打下了基础。
有了这些工具和交通便利,工程难度将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