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张聪倍感欣喜的是,准岳母无比的热情好客、温柔贤惠。从他们踏入家门的那一刻起,准岳母就将张聪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嘘寒问暖之声不绝于耳,关怀照顾之举更是无所不至。
那种周全细致、体贴入微的款待方式,让张聪仿佛置身于自家之中,真切体会到了宾至如归的美好感觉。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益阳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拥有着独具特色的年俗文化。这些丰富多彩的习俗与张聪家乡土家族源远流长的传统风俗相比,存在着天壤之别。
这种鲜明的差异既给张聪带来了新奇的体验,也让他深刻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地域风情的千姿百态。
同样都是那象征团圆与幸福的年夜饭,然而其时间安排竟然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足足相差了十几个小时!
在张聪的故乡,那个深藏于大山之中、被青山绿水环绕着的小村落里,居住着众多勤劳善良的土家族人。这里保留着许多独特且富有魅力的传统习俗,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赶年”了。
每到年末岁尾,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人们早早地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迎接这一年一度盛大的庆典。而对于年夜饭的筹备更是格外用心,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顿丰盛的晚餐,更承载着一家人团圆和对新年美好期许的深厚情感。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年夜饭,通常会安排在大年三十刚刚到来的凌晨时分准时开席。
当夜幕深沉,万籁俱寂之时,家家户户的灯火却骤然亮起,照亮了这个宁静的山村。厨房里传来阵阵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炒菜做饭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一家老小围坐在桌前,欢声笑语不断,共同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然而,在距离张聪家乡遥远的益阳地区,那里的年夜饭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在这里,人们同样重视年夜饭,但他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去等待这一时刻的来临。
直到大年三十下午五点钟过后,天色逐渐暗下来,城市的街道上华灯初上,年夜饭才算是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