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李世民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个名字,不禁感叹道:“看来,此人当真是长寿之人呐!”对于孙思邈的种种事迹与状况,李世民可谓是了然于心。他深知孙思邈一直以来都对入宫之事颇为抵触,但此刻为了爱妃观音婢,他不得不设法将其请来。

“如何?可有寻到孙思邈的下落?”李世民急切地询问道。只见一旁的宦官赶忙躬身答道:“启禀陛下,底下的人已觅得些许蛛丝马迹,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将人找着。”听到此言,李世民微微颔首,表示满意:“如此甚好。”

此时,李世民抬眼望向那如幕布般的天空,思绪渐渐飘远。近些时日里,他与自己的几个儿子之间的相处,让他深刻意识到自身或许存在某些过错之处。身为一国之君,他并非那种知错而不肯悔改之人。恰恰相反,既然已然察觉到错误所在,就必定要予以纠正。毕竟如今的李世民尚且年轻,而且不久前才刚刚历经了与自家兄弟间的纷争以及父亲的偏袒之事。如今连他自己都认识到了错误,又怎会固执己见、不知悔改呢?

“孙思邈,出生年份不详,但据史书记载逝于 682 年,乃是京兆华原人士。这位杰出人物不仅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医学大家,更是一名超凡脱俗的道士。他所制定的中医医德规范以及那令人敬仰的“大医精诚”理念,成为了后世医者们遵循的准则。

孙思邈自小体弱多病,饱受病痛折磨的他早早立下志向,决心深入钻研医学知识,以求拯救自己和更多人的疾苦。待到青年之时,他已然学有所成,开始在乡间悬壶济世。他始终秉持着“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来对待每一位患者,无论是贫富贵贱、年长年幼,亦或是心怀怨恨还是关系亲密之人,他皆能一视同仁地给予精心诊治。哪怕遇到狂风骤雨、严寒酷暑,又或是自身饥渴难耐、疲惫不堪,只要有人求医问药,他必定有求必应,毫不犹豫地奔赴救治一线,全力以赴地拯救生命。正因如此,他高超的医术和崇高的品德赢得了广大民众深深的敬意和尊崇。

公元 605 年至 618 年期间,孙思邈踏上了游学之路,远赴四川等地探寻医学奥秘。而后,他归隐于终南山之中,潜心炼丹制药。在此期间,他与沙门道宣律师结下深厚情谊,二人时常交流切磋,共同探讨道家炼丹之道。凭借着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孙思邈撰写了诸多有关道家炼丹方面的珍贵着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唐太宗和唐高宗曾屡次向孙思邈伸出橄榄枝,邀请他担任国学博士、谏议大夫等高官要职。然而,面对这无上的荣耀和诱惑,孙思邈却不为所动,一一婉言谢绝。最终,他仅在 673 年接受了承务郎一职,负责执掌尚药局,主管药品的合成调配以及为皇帝诊断脉象等重要事务。可惜好景不长,次年他便因身体抱恙而辞去官职。时光荏苒,到了 682 年,这位德艺双馨的医学巨匠与世长辞,结束了他辉煌而传奇的一生。”悠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