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震惊的不只有七号。
我瞪大双眼,看向七号,她止不住颤抖,像被揭穿了什么秘密。
“没错,实验失败了,我没有交换。”她终于撕破伪装,眼神阴郁可怕,声音低沉道,“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那种穷苦出身的孩子,和受过良好教育,天生养尊处优的大小姐,从本质上就完全不同。”十一号语气依旧平淡,“简单点说,能因一块面包轻信他人的家伙,无论如何也不会鸠占鹊巢得心安理得。
在恐慌和负罪感中长大,更培养不出如此膨胀的野心。除非,从一开始就没有交换。”
我这时发现进入了思维误区。
常理来讲,实验结束后,孙先生肯定会进行一系列测试来判断是否成功。有九号例子在前,如果失败,他定能发现异常。
但我忘了很重要的一点。
荀小姐和她随意找来的小女孩之间,存在巨大的身份差。
九号那次实验固然也有身份和家庭差距,但两者年纪相仿,又是同班同同学,很简单就能调查清楚。
但很少有人在意,一个路边乞丐的过往。
加之当年网络系统不发达,和一些陈腐观念,不少女孩直到长大成人都是黑户。倘若她是长途跋涉远离家乡到别处流浪,就更难查到些什么。
仅凭几日观察做出的侧写,根本无法概括人的全部。
这也就给了荀小姐——现在应该叫七号——伪装的机会。
“被拯救的小乞丐,她应当是善良的、感激的、怯懦的。”
唯独不该怨恨。
她正契合了无知与傲慢,堂而皇之地顶替了另一个人的存在。
同样,荀先生也从不了解他的女儿。
在他眼里,荀小姐正如旁人口中的那样,愚蠢又自大,只会利用他和荀老的声望四处滋事。
但他没有想过,毒花不会自己长成。
荀小姐很了解她的父亲,以及她父亲那一类人。
是我先入为主,以为她同九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