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郡县都在发生着。
读书人的超然地位,从这个时候就已经能够体现出来了。
不过却指的不是普通的读书人。
《周礼·冬官考工记》曾有记载:“坐而论道谓之王工,坐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这里的士大夫指的是读书人。
而在《礼记·曲礼上》中也有写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这里的大夫指的是官僚贵族。
但这个时候,文字的内容,甚至断句都没有办法确定。
有些话,传着传着就歪曲了原本的意思。
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民可由使之不可使知之。
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孔子多年之后再想起这句话,说不定都不记得自己什么意思了。
如果他还能记得,那就是我错了。
我不仅错了,还要夸他记性好。
而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也被传歪了。
原本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不对官僚贵族实施严酷的刑法,也不苛求百姓能拥有完备的礼节。
但传着传着就歪了,上半句倒是留下了。
下半句却变成了,不用对普通人有礼貌,他们不配。
听听这是人话吗?
可这确实是不少读书人的真实看法。
他们自顾自的,又划分出一个新的阶级。
第一个阶级乃是皇帝。
第二个阶级是官宦贵族。
第三个阶级是读书人。
排在最后的是普通人。
当嬴启知道这些人的想法时,他第一句话就让李斯等人没憋住,直接笑出声来。
“这些人还要脸吗?”
是了,嬴启就是觉得这些读书人有些不要脸了。
明明都是普通人,偏偏要把自己塑造的高人一等。
可在真正面对达官显贵的时候,他们又尽显谦卑。
都说战国秦汉时期的读书人一个比一个有风骨。
可实际上,什么年代都是特殊的那一批留下了名字。
至于没留下名字的,也是千奇百怪,各种人都存在。
不管这些人要不要脸,李斯他们还是要脸的。
要不然也不会脸红了。
同样是读书人,当真小人也好过当伪君子。
送给淳于越的信,他收到了。
而且收到不止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