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议政(5)

然后再从里面选出人才出来,未来的大乾缺少的是地方官,一旦选上直接补缺。

而不是像以往那般,一等了就是短些半年,长些的话,可能就是一辈子。

从地方上历练一番,从优调回京师任官,而不是只靠八股文。

而且从中李洪熙还能选出一些那些比较喜欢研究奇淫技巧的人才出来放入科学院里。

“恩科取仕,代表的是朝廷对学子的看重和恩尚,廉郡王随意处理?是拿天下学子当做儿戏吗?”吏部尚书陈辅臣继续说道。

李洪熙看了一眼陈辅臣,做了这么多年的吏部尚书,他不知道吏部的痛点在哪里?

“陈大人,现在吏部有多少翰林学子在等着补缺?”李洪熙问道。

“在册的有三百一十二人。”陈辅臣连忙说道,没有丝毫犹豫,可见他一直都是谨记于心。

“最长的等了多久?”

“这,”陈辅臣沉默了,不是他不知道,正是因为他知道,可是哪有那么多的缺啊,朝廷命官一个萝卜一个坑,没人走自然没有那么多缺。

“他们先任翰林学子由朝廷养着,等到有缺自然补上可,自古以来都是这般。而且他们也参与史书编修,修书等。”陈辅臣继续道。

“他们做了一手好的八股文,就能做好一个地方官吗?现在江州有多少缺要补?那些翰林学子若是去了。

会不会像以前一样呢?今年整顿江州吏治,明年其他州府也要同步整顿,到时候有多少个缺空出来?

陈大人,我们要为朝廷想,为大乾想,怎么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而不是知难而退或是明知其不可为,而安之。

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工部,刑部这六部以后每年都要进行自查,自省,自我改革。 带着超级商场逛古代

而不是一味的仿前朝旧制,古人为何写史,记史。是为了让我们以史为鉴,好的我们要延续用,不好的我们要废除掉,要改革。”李洪熙说道。

“廉郡王此话差异,前朝的旧制是好的,错的不过是天子用错了人,他们任人唯亲,应当自食恶果。”张廷玉连忙反驳道。

李洪熙再次看向张廷玉,这个张廷玉可以啊,他也是个读史的人啊。

李洪熙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他喜欢这个恩科状元,他是有独特见识的,李洪熙不懂的太多了,而且你仔细听就能看出来他的话漏洞百出。

因为他就是打螺丝的出身,面对政治他一窍不通,所以只能用一些华而不实的词藻加以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