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
“我想不出李非还能有多大的神通,若是有,为何不早用?”肃宗反问。
“奴婢听说长安一战,安禄山是被李非用神通击伤,随后才不治身亡的。并非什么暴病。”
“哦?你从何得知?”
“奴婢也是听的坊间流言,只是觉得更为可信一些。李非和安禄山见面是真,当时长安城内有人听到几声脆响,随后李非在万军追击之下,使用道法全身而退,这远非常人所能行之事。”
“那你的意思是,朕不该罢去他的相位?”
“奴婢不敢,只是既然李非主动提出可调兵平叛,那陛下就下旨,看看他到底有几分能耐岂不更好?”
肃宗没再说话,觉得李辅国说的不无道理,也就同意了李非的提议,暂且不让回纥助战。不过,肃宗让李非要先拿到回纥继续对大唐称臣的国书。
李非原本以为怀仁可汗应该不会拒绝肃宗的提议,但等了一个月也没有任何消息。商路依然通畅,但回纥对于称臣这件事始终没有回应。这就有些不太寻常了。
另外,虽然有良马换枪的提议,但几个月下来,回纥那边用来交换的牲畜全部以牛羊为主,别说良马,连普通的马匹都没见过,这就让李非不由的怀疑回纥那边已经有了异心。一直蛰伏不动,或许真的是在等待时机。
思来想去,李非还是给怀仁可汗去了一封信,直言询问为何对于国书一事没有回应,很快从回纥传回消息,说此前玄宗在位之时,已经有百年之约,若是再奉国书,好似对回纥有反复之疑,让大唐放心,回纥绝无此意云云,一看就是满篇的推脱之词。
这么一来,李非就知晓了回纥的用意,他们其实明白大唐目前的处境,不作回应,就是在等大唐不断的内耗下去。再加上现在手中有了火器,原本称臣的心思已经开始出现了动摇。就目前的局势来说,稳住回纥或许比平叛更加迫在眉睫。
见回纥如此回应,李非不敢隐瞒,一方面给益州上书,说明了回纥现在的情况,一方面,开始着手扩建城池,计划将灵州城增大一倍有余。
李非的奏疏中说,回纥有意拒绝称臣,自己只能保证回纥短时间内不会犯境,所以在此之前,应尽快夺回睢阳重新控制黄淮漕运,补充大唐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