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人生的阶段;多维的空间

上辈子

屈海以为他给李非说的那些话起了作用,非常兴奋。

但对于李非来说,他让屈海尽快扩张火器兵团,却并不是为了另立山头以求自保,而是有另外的目的。

半个月后,肃宗终于抵达益州,太上皇一行也在肃宗专使的安排下,几乎同时到了蜀州。

虽然远离了战场,肃宗心中并不安宁,在前往益州的途中,他接到了兵部的密旨,得知长安之围已经解除,安禄山退兵的消息。密旨中并没有详述退兵的细节,只是说经过苦战,安禄山见得不到什么便宜,便自行退兵了,应该是撤回洛阳。此外,还专门写了韦坚可能和史思明有染,让肃宗小心提防。

密旨是以兵部拟定,但根据字迹,肃宗一看便知道是李非的手笔。心中便开始打鼓。

一方面,他知道李非虽然被罢去了相位,但长安的实际控制应该还是在他的手中,另一方面,肃宗认为李非故意这么做,就是为了向自己宣示,他虽然人不在其位,但相权其实并无削弱。

另一方面,这一路退往益州,韦坚功不可没,他利用长期执掌地方政务的优势,一路的安排让肃宗极为满意,且为了避免太上皇生事,韦坚根据太上皇所经每地官员的情况,适时提前调整,一众前朝死忠官员告老还乡,再由肃宗指派接任,做的滴水不漏,万无一失。

可这一封密旨一到,让已经有些放松的肃宗,心一下子又重新提到了嗓子眼。

关于韦坚的情况,因为李非之前就曾经提及,肃宗这一路也有暗中的观察,但韦坚兢兢业业,不辞辛劳,根本和外界没有任何的联系,怎么有机会私通史思明?但转念一想,韦坚也有通神的能力,会不会另辟蹊径?

所以,一到益州,肃宗立即召开朝议,让百官讨论史思明接下来可能的动向,一众官员皆认为依靠蜀道天险,史思明根本不可能杀入蜀地,强攻当是自寻死路,但肃宗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怕史思明将剑南和长安的通路彻底断绝,他进不来,自己同样出不去。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这个大唐的国君就成了摆设。

一番争论无果,韦坚突然献计,说史思明一直单兵突进,和安禄山相隔甚远,好似并不太接受安禄山的指派,况且麾下只有区区几万兵马,他自己也应该知道孤木难支,不如以利诱之,赐以高官厚禄,暂时安抚。肃宗尽管不太相信韦坚所言,但无计可施,便只能点头同意。

随后,韦坚便安排梁州太守和史思明接头,没料到出奇的顺利,又过了十天,史思明的密使便带着降书出现在了肃宗面前。肃宗大喜过望,下旨封史思明为太原节度使,赵国公,封地千里,史思明对梁州的攻伐停止,变换旗帜,转头开始向河东道进发。

心头大患解除,再加上长安解围,肃宗对于李非早先的提醒便弃如敝履,在李辅国的建议下,在益州立广平王李豫为太子,由于韦坚居功至伟,被肃宗加封太子太保,护国公。

也就是在此期间,郭子仪和屈海联名上书,说守备长安李非居功至伟,也并非刻意截留军资,而是为了力保长安不失,恳请肃宗恢复李非相位,肃宗为求李非和韦坚平衡,其实心中也有此意,便同意了。

很快,从蒲州传来消息,经过在洛阳周边不断的打探,发现安庆绪率兵五万已经返回了洛阳,洛阳城四门紧闭,可见城头白绫飘动,城内有喧嚣鼓噪之声,也有胡乐传出。随后两日,又见数千人马着丧服出城,似是护送棺椁,北上入了河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