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亲的车队缓缓启动,刘细君的名字在汉书上被写下了第一笔。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细君公主应该是名字被载入史册上的第一位和亲公主。在她之前,汉朝就曾派出过数名公主前往匈奴和亲,但是都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姓名。
而刘细君之所以能名留史册,主要原因是此次和亲的性质,同此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刘细君之前,汉朝弱于匈奴,双方力量不平衡。派出公主与匈奴和亲是为了取得与匈奴政治军事上的暂时妥协。通过送财物,通关事的方式换取大汉的发展时间。
而与乌孙和亲的刘细君承担的是缔造汉与乌孙政治联盟的使命。以自身为纽带,沟通两个距离十分遥远的国家,共同抵抗匈奴。
从被动抉择到主动出击,中原王朝的和亲政策开始有了第二种目的,而随着中原王朝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变化,地位变化,话语权的变化,和亲的目的在之后也有了多元化的发展。因此,涌现出了一大批为此作出贡献的人。
细君公主到达乌孙国之后,谨记了汉武帝的嘱托,经常置办酒宴饮食,宴请乌孙国的贵族,还用自己从大汉带来的金银布帛,上下疏通,广泛连接,通过联络乌孙上层贵族争取亲汉的势利,以此来巩固汉朝与乌孙的联盟。
她在乌孙国建造了自己的宫室,一年和猎骄靡也只见几面。比起夫妻,也许用利益共同体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贴切。
然而作为第一批驻守乌孙的汉人,刘细君遇见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语言不通,汉话和乌孙话极其不相同,因此在这里和乌孙人直接沟通都十分的困难,就更别说在这遥远的国度找到家的感觉了。
水土不服,语言不通,让心情细腻的刘细君常感悲愁。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黄鹄在古代相传是一种神鸟,有一举千里的特殊能力。如果我是黄鹄,是不是就能在须臾之间跨越这千百里,回到我心心念念的故土了呢。这首由刘细君所作的诗歌在后世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它标志着汉代诗歌由言志向抒情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