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其他大臣也纷纷上前规劝,随着大臣们言辞恳切的劝说,韩王然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既然都如此认为,那本王便听从你们的建议。丞相、韩非,这两件事,就交予你们二人去办了。”
此时的韩国,可谓是内忧外患,人才凋零。
放眼整个朝廷,能够真正担当重任、为国家排忧解难之人寥寥无几。
除了丞相和韩非之外,几乎再难找到值得信赖和倚重的臣子了。
想到此处,韩王然不禁感到一阵悲凉涌上心头。
“喏!”张平和韩非齐声应道。
退朝之后,韩非与张平一同走出了宫殿大门。
走在前面的韩非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对着身后的张平行了一礼,然后开口说道:“丞……丞相,关于切断秦军补给之事,就有.....有劳丞相费心了。而在下,则需要立刻回府安.....安排一番,然后赶赴大梁城。”
张平点了点头,他向韩非拱了拱手,却并未多说什么,匆匆忙忙离去了。
张平的年纪虽说比韩非大了些,但两人也算得上是挚友,韩非在韩国,也只有张平这一个朋友,两个人经常有共同话题一起探讨。
韩非若不是提出变法,撬动了韩国整个贵族的利益,除此以外韩非提出的任何事,张平都愿意支持,但是变法,这个动作太大了,牵扯到的事情,也太多了,就连张平,也不得不否决这一举措。
望着张平远去的背影,韩非轻轻叹了口气,随即也快步走出宫门,登上等候在外的马车,朝着自己的府邸疾驰而去。
.........
丘邑城的战报,很快便被送至咸阳宫。
在咸阳宫内殿之中,赢子楚迫不及待拆开信封,随后,他开始仔细阅读起来。
“???”
然而,就在他读到某一处时,突然停下了目光,满脸惊愕之色。
只见他眉头紧皱,用力地揉了揉眼睛,仿佛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文字。
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因为过度疲劳而看错了,但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他继续沿着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迹向下看去。
随着阅读的深入,赢子楚脸上的惊讶之情愈发明显。
他瞪大了双眼,越往下看,越惊讶。这份战报竟然宣称仅区区八千秦军,就成功击败了三万之众的韩军。
而且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秦军在此役中的伤亡极其轻微,仅仅阵亡二十余人,负伤三百余人而已。
赢子楚简直难以想象,这样战果究竟是如何达成的。
在这个时代,各个诸侯国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实力差距,但远未达到装备完全碾压对方的地步。纵使秦国使用了骑兵三件套,但在攻城战这种残酷的战斗形式下,想要取得如此惊人的胜利几乎是天方夜谭。
毕竟,攻城作战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双方都会遭受惨重的损失。
因此,类似于后世那些一千骑兵竟敢冲击数万步兵的神奇战局,在当下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
随即,赢子楚目光投向了呈上战报的裨将,问道:“与寡人细细说来,这整个过程如何?”
负责呈上战报的裨将,不仅需要对这场战事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若稍有差池、无法回答上来,也必将遭受惩罚。
正如《尉缭子·兵教》所记载:“伍长教成,合之什长;什长教成,合之卒长;卒长教成,合之伯长;伯长教成,合之兵尉;兵尉教成,合之裨将;裨将教成,合之大将。”
由此可见,裨将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大将,属于名副其实的副将。
而此刻前来咸阳宫汇报战况的这位裨将名叫舆,在此之前,他一直担任着秦国名将蒙骜的副手,并跟随大军出征作战。
只见舆恭敬的抱拳行礼,然后朗声道:“回禀大王,此次能够成功攻取丘邑,其计谋乃是由秦大夫策划……”
紧接着,舆便开始有条不紊的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如实且详尽的向赢子楚禀报着。
赢子楚聚精会神的聆听着裨将舆的详细汇报,他边听边在脑海里迅速将所有事件前后串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