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孝贤皇后6

屏风后,皇帝的拳头攥得更紧,指甲几乎嵌入掌心,疼痛却不及他内心的震撼与愤怒。他未曾料到,如懿竟会在这等场合、如此直白地表达对皇后的不满与怨恨,更将和亲之事与旧日恩怨扯上关系。这无疑是在挑战皇室的尊严与秩序,更是在挑战他的权威与底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哦?娴贵妃此言差矣。”太后的声音平静而深沉,却透露出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富察氏的嫡福晋之位乃先帝与哀家所定,何来抢夺一说?”她的话语中带着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权力的坚持,仿佛在提醒着所有人,这个决定并非轻易可以改变。

接着,太后将话题转向了皇贵妃馨澜:“更何况先帝当年选定的嫡福晋是皇贵妃馨澜,馨澜出身名门大族,先帝更是亲自教导,她的才情与品德皆为人所称颂。”太后的语气中充满了对馨澜的赞赏与肯定,这不仅是对馨澜个人的认可,更是对她背后家族势力的看重。

最后,太后将矛头指向了如懿:“你乌拉那拉氏如懿有什么?乌拉那拉氏一族可有族人为皇帝发江山效力?”太后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质问与不屑,仿佛是在质疑如懿及其家族的贡献与地位。

然而,太后的话语虽然尖锐,但她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深邃与睿智。她深知宫廷中的权力斗争复杂而微妙,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因此,她的话语不仅是对如懿的质问,更是对整个宫廷的一种警示与提醒。

她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与不容置疑:“娴贵妃,你此言差矣。和亲之事关乎国家大局,岂容个人恩怨左右?再者,和敬公主的婚事由皇上乾刚独断,哀家也不过是提个建议罢了。你如此执着于此事,莫非是别有用心?”

然而,如懿却并未退缩,她冷笑一声,打断了太后的话:“如果皇上让太后的端淑公主去和亲蒙古科尔沁呢?太后又会作何感想?”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挑衅与决绝,仿佛是在向太后宣战。

太后闻言,心中不禁一凛。她知道皇帝就在屏风后听着,自然明白此时应该如何说话才能获取最大的好处。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只有大清需要,不要说哀家的端淑公主和亲蒙古科尔沁,就是哀家的胧月公主再次和亲,哀家也毫无怨言。因为皇帝是哀家的儿子,做母亲的自然希望儿子好。和亲之事关乎国家大局,哀家身为太后,自然要以大局为重。”

如懿闻言,脸色微变,但很快便调整过来,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坚持:“臣妾自然知晓国家大事为重,只是四公主毕竟是臣妾看着长大的,实在不忍心她远嫁他乡,受那思乡之苦。臣妾斗胆,恳请太后能念在骨肉亲情的份上,为四公主谋求一条更好的出路。”

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变得柔和了些许:“娴贵妃,你的心意哀家领了。但和亲之事,非同小可,其中涉及到的政治考量远非你我所能及。哀家虽贵为太后,却也不能轻易改变皇上的决定。不过,哀家答应你,会找机会与皇上谈谈,看能否寻得两全其美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