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诗岚泪眼朦胧地望着相公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满是苦楚和无奈。那孤独而坚定的背影仿佛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命运,却又如此单薄无力。她不禁长叹一口气,喃喃自语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啊……”

转过身来,面对宁国公主李芷依,林诗岚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与绝望,泪水夺眶而出:“李芷依,我实在受够了!这一次匈奴来势汹汹,摆明了是要鱼死网破。以往守城的任务都是由三叔负责,可如今却轮到我相公这个对此并不精通之人上阵。倘若他有个什么不测,我也绝不独活,定会随他而去。只求你能好好照顾我的妹妹。”

李芷依万万没有想到,平日里看似柔弱的林诗岚竟也有着如此深情厚意。她连忙上前握住林诗岚的手,轻声安慰道:“别这么悲观,楚骁福大命大,一定不会有事的。而且他尚未迎娶我呢,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带我一同踏平南诏国。相信他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然而,当目光触及到林诗岚尚未隆起的腹部时,李芷依还是忍不住问道:“不过话说回来,你的肚子怎么至今都还没有动静呢?难道真的只能指望明璃雪了?”

听到这话,林诗岚紧咬嘴唇,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她低头抚摸着手中的暖炉,缓缓说道:“或许是上次受伤导致身体受损吧,我也曾向太医咨询过。他们都说这种事情急不得,越是心急反而越难以如愿。我已经很努力了,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唉……”

说到此处,林诗岚又是一声叹息,那声音饱含着无尽的忧愁和失落。她何尝不想尽快怀上孩子,这样不仅可以让相公有更多的牵挂,在战场上也能够更加小心谨慎、保全自身。只可惜事与愿违,无论她怎样期盼,腹中始终不见动静。

在浩浩荡荡的大军队伍里,老管家徐兴与他的儿子徐向山并肩而行,这对父子已有二十余载未曾一同骑马共同行军作战了。此时此刻,他们仿佛重新找回了年轻时的激情与活力,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特别是那些跟随肃国公楚云天驰骋西北战场的壮烈场景历历在目。

徐向山不时扭头看向身旁那位已年近古稀的父亲,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关切与疑虑。终于,他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爹,此次世子爷率领我们出征,看样子是要一举将那凶残的匈奴人彻底击溃。只是不知您如今是否还有余力杀敌立功呢?”

听到儿子的问话,徐兴那张布满岁月痕迹的脸庞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犹如春日暖阳一般温暖人心。只见他笑着调侃道:“儿子,冲锋陷阵、奋勇厮杀或许对爹来说已是力不从心,但拉弓射箭这点本事可还没丢呢!怎么,难道你这么快就瞧不起你老爹啦?”

话说这支由楚骁带领的军队皆是精锐之师、强兵悍将,因此一路上他们行军速度极快。就在大年二十九这天,众人便顺利抵达了原州。

原州守军将领薛平亲自出城相迎,楚骁随即接过探子送来的军报仔细查看起来。然而,让楚骁感到有些担忧的是,军报中并未提及任何有关匈奴大军出没的迹象。面对如此情形,楚骁不禁陷入沉思……

一旁的胡婉晴本不必涉足这片荒凉之地,但为了逃避婚事,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她深知在长安城内无法摆脱这桩婚姻的束缚,于是请求公主李芷依替自己向朝廷请命,前往边陲立下战功,同时也是想跟李明启解释一番,说自己不想嫁给他的事实。

此时正值隆冬时节,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山峦早已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长途行军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更何况还要解决粮草供应这个棘手的问题。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胡婉晴大胆地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猜想:“世子,以我的推测,匈奴很有可能假意攻城,然后选择绕过灵州。虽说路程颇为遥远,但由于途中几乎没有什么阻碍,如果他们真的下定决心铤而走险,我们可就不得不防了。”

胡婉晴的这番猜测并非毫无根据。众所周知,匈奴铁骑向来以勇猛善战、擅长长途奔袭而着称。只要他们能够成功攻占一座城池作为据点,并坚守等待后续部队的增援,那么整个战局都可能因此发生逆转。

听到胡婉晴的分析,楚骁不禁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若真如你所言,那情况可就万分危急了。眼下正是寒冬腊月,粮草储备还算充足,一旦匈奴大军来袭,恐怕他们为了果腹,不仅会大肆屠戮当地无辜百姓,甚至还会做出吃人的惨绝人寰之事!”

想到此处,楚骁额头上不禁冒出一层细汗,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延误便可能酿成大祸,于是不敢有丝毫耽搁。只见他面色凝重地转身,对着身旁数名身形矫健、训练有素的传令兵大声喊道:“快!速速赶往金城和兴庆府,将此紧急军情传达给正在那里驻守的马国强将军和宁王爷!不得有误!”

传令兵闻令而动,疾驰而去。楚骁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着一切顺利。与此同时,宁王这边却是一头雾水,众人对眼前的局势尚不明朗,完全不知危险已然逼近。

而另一边,达吉早已精心策划好了这场阴谋。他先是派遣大军佯装攻打兴庆府,似乎与上次卜戈率军围城如出一辙,成功吸引住了宁王军队的注意力。然而实际上,他的主力却悄然绕路而行,直奔原州而去。他们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攻下这座城池作为据点,然后以此为跳板,向西南方向进发,出其不意地偷袭陇中。

率先得知这个消息的竟然是宁王世子李明启。按常理来说,此时应当立刻将这重要情报上报朝廷,但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立功的机会,李明启仅仅是草草地给长安发去了一条消息,声称匈奴只有小部分军队奔向原州,并且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能够在灵州城阻断匈奴大军,使他们首尾不能相顾。殊不知,他这样的举动将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