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刺杀

抗日保安团 用户17544553 2176 字 1个月前

西安北郊,壮丁收容所。所长跟在郑卫国之后不停地点头哈腰,一脸狗腿相。郑卫国里里外外视察了一遍之后,心中暗叹,这哪是人住的地方?难怪美国着名记者、普利策新闻奖金获得者白修德说壮丁营跟纳粹的集中营有一比。

所长见郑卫国脸色不大好看,忙道:“郑师长,您放心!这里的条件是差了一点,可是对您的部下,我们一定优待!”

郑卫国用手捅了捅他的大肚腩,说:“别太贪!一日三餐,夜眠八尺,你要那么钱干什么?还能带到土里去不成?”

所长腆着肚子一个劲儿地往后缩,满脸堆笑道:“嘿,嘿,是,是,郑师长见教的是,卑职一定遵从,一定遵从!”笑得脸上的肥肉都在打颤。

郑卫国一见他这副德性就知道狗改不了吃屎,只好从身上摸出一根金条扔给他,说:“如果让我知道33师的新兵在这里吃住不好,小心你的狗皮!”

所长欢喜得眼睛都快眯上了,连声道谢,郑卫国说的什么他估计都没听清。

出了收容所,郑卫国一挥手,说:“走吧,进城,去十四集团军联络处。”

张长贵说:“师座,要不等叶营长他们到了再进城吧,我担心他们找不着路啊!”由于汽车不够,夜猫子率领的骑兵和辎重兵只能以骑乘的方式行进。四个蹄子显然比不上四个轮子,所以远远地掉在后面。

郑卫国说:“不等了,他们到了西安之后自然会跟我们联络的。再说我们在西安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算算日子苏联援助的第一批军火应该已经到了,这可是一笔大买卖,而且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儿店了。

车队刚到城门口,远远就看见一大群人在夹道欢迎。看见车队来了,这些人兴奋地大声欢呼起来,人如海,声如潮,场面极其火爆。不过隔得有些远,声音又嘈杂,听不清楚他们喊的是什么。

郑卫国奇道:“有大人物要来啊,怎么没听呢!”

熊处长笑着递过来一具望远镜,指着城门口一道巨大的横幅说:“您自个儿看看就知道了。”

郑卫国接过一看,擦!横幅上竟然写着:热烈欢迎抗日英雄郑卫国将军来陕!除了这条大横幅,还有不少小号的标语、旗帜

。上面写什么的都有,如民族英雄,抗日铁军,都把郑卫国和33师夸到天上去了。

车队走得近了些,只见欢迎的人群愈发兴奋,一个个喊着叫着蹦着跳着就跟过大年一样,不住地向车上的战士们挥手致意。根据地的百姓们也热爱这些子弟兵,但老乡们的感情都比较内敛,表达的方式也比较朴实,不像现在这样赤裸裸地表露出来。战士们很快被欢迎人群的热情所感染,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后槽牙都露了出来。

一路前行,马路两旁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这让郑卫国有些心惊胆颤,倒不是怕有人打黑枪,而是怕引发骚乱,闹出人命来。还好这个时代的粉丝都比较理智,场面虽然热烈,但没有人堵在马路中间的。马路两边虽然没有拉绳划线,但人们都规规矩矩地,没有人推搡挤拉。这让郑卫国既感到欣慰,又有些失落,为什么21世纪的人们素质还赶不上民国呢?

欢迎的人群中各行各业的都有,其中以青年学子们最为活跃。在人群中喊口号的,舞旗帜的,打标语的,拍巴掌的,大抵都是学生。尤其那是女学生,从车窗上瞥见郑卫国就兴奋地尖叫起来,就好像后世的小女生见了刘德华一样。其实她们从没见过郑卫国,大部分都是根据道听途说的东西瞎猜。很多人甚至把熊处长当成了郑卫国,因为他白面无须,比较符合当时的择偶标准。

晚春的北国还有些冷,这些女学生们的脸蛋儿都冻得红扑扑的,可这丝毫不能降低她们的热情。一些比较胆大的女学生跟着汽车一路小跑,试图把鲜花或者别的什么小物件扔进来。可是车窗一直紧闭,车队也没有停下,她们跑了一阵之后便跟不上了。一些女学生委屈地哭了。

熊处长有些不忍,说:“师座,要不要停车?”

郑卫国说:“不要了,你看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多危险,别搞出一个踩踏事故来!”

熊处长一拍脑袋,说:“还是师座考虑的周全。”

车队继续前进,终于摆脱了欢迎的人群,径直开到了十四集团军驻西安的联络处。门口和院内停满了小轿车,估计是西安的党政军大员得知卫立煌到了,赶过来拜访的。熊处长观察地更仔细,甚至从车辆牌照和型号推断出来人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