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大天尊!”御花园外,孙刑者、唐三藏见到了玉帝。
“齐天大圣来了,不必多礼,唐三藏,平身,坐!”天帝轻抚了一下,在他们的面前,摆满了蟠桃和天庭的仙酿。
“阿弥陀佛,贫僧皈依佛门,不善饮酒!”说罢,提起酒杯,一饮而尽。
“不善饮酒?”玉帝满脑门黑线。
“大天尊不必在意,和尚是不善饮酒,不是不能饮酒!”孙刑者笑呵呵的说道。
“原来如此,大圣此次佛法东渡,劳苦功高,请!”玉帝端起酒杯对孙刑者说道。
“还好,不甚幸苦,倒是唐三藏、朱刚烈、沙丰金更加幸苦一些!”孙刑者端起酒杯对玉帝行了一礼说道。
”朕听说大圣没有接受灵山的爱封,还差一点把大雄宝殿给掀了!”玉帝笑着说道,他一直持平衡之道。
他内心深处并不希望人道、阐教、截教这三股势力中的任何一股独霸天下,因为那将破坏势力的平衡,引发无尽的纷争与动荡。
因此,他萌生了一个策略,那就是通过扶持佛门这一新兴力量,来巧妙地制衡原有的三教,使之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局面。
然而,他同样警惕着佛门势力的过度膨胀,深怕其成为又一个不可控的因素。
他对于佛门势力的增长有着清晰的界限,那就是必须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既不过分弱小,也不过分强大,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
经过一次精心策划的佛法东渡事件,灵山的气运确实得到了显着的提升,仿佛有了一种蓬勃发展的势头。
然而,其实力却并未如预期般随之壮大,反而因为种种原因而大打折扣。
这样的结果,恰恰是他所期望看到的。
他对此深感满意,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于是忍不住想要举杯畅饮,浮一大白以庆祝这一策略的成功。
然而,佛法虽然成功东渡,却并未完全扎根于东方。
它像是一股飘忽不定的力量,时隐时现,让人难以捉摸。但这也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因为只有这样,佛门才不会成为一股过于强大的势力,从而威胁到现有的平衡。
“好啊!”他心中暗赞,对于这一局面的发展感到十分满意。
在东方,佛门要想立足并发展壮大,就不得不依靠天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