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断识保神归本体

庄子传奇 一直如是 1061 字 1个月前

王伯问:“如此说来,实相与假象同时存在着?”

庄周回答:“其实,只有实相存在,假象只是状似存在,其实并不存在。就如镜子中映照出来的象看似存在,其实并不存在,所存在的唯有镜子而已。”

王伯问:“为什么假象会显得如此真实,以至于欺骗了我们所有人的眼睛?”

庄周回答:“因为实相无形无相,无法通过五种感官捕捉到。而我们又过分地相信自己的五种感官,总认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否则就不存在。”

王伯问:“那你是如何证悟实相的?”

庄周回答:“我能看到万物在我面前消失,然后又在我面前出现,而作为本体的我,一直如如不动地处在时空之外,完全不受时空幻象的影响。”

王伯甚是惊讶,“那你看到自己的身体消失,却一点影响都没有吗?”

庄周回答:“天地万物都不过是元神的一种感知,并不是实质的存在,我们所感知到的身体也是一样。本体是不可被感知的,因为本体是感知的主体,而不是感知的对象。我们总以为是身体在感知,其实是大错特错的。真正在感知的不是我们的身体,而是本体,或者说是元神。就如我们晚上做的梦,那时候的我们并不是透过身体在感知,而是透过元神在感知。身体只是元神感知出来的对象,他并不是感知的主体。同样的,我们现实中的这具身体也是元神感知出来的对象,他也不是感知的主体。”

王伯不解,“可是,我们明明都是从娘胎里面出来的,怎么会是元神感知出来的呢?”

庄周回答:“我们生、老、病、死的整个过程都是假象,我们从娘胎里边出来也是假象。我们只看到身体从娘胎出来,却不知道是元神在背后感知出这一切。身体及天地万物不过是果,它们不是因。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元神在时空之外感知出身体及天地万物。”

王伯问:“元神为什么要感知出身体及天地万物?他不感知不行吗?”

庄周回答:“因为元神受到识神的奴役,他只能通过“感知”这个能力进行创造了。感知又称为投射,也就是将“识”投射为具体的事物。“识”是一种概念,一种过去的经验。比如“身体”,这就是一个“识”,只要我们认为自己是“身体”,元神就会投射出“身体”。再比如“桌子”,这也是一个“识”,只要我们认为“桌子”是真实的存在,元神就会投射出“桌子”。一切对立的观念都是“识”,比如我们认为的“善恶”,只要我们还把“善恶”当真,元神就会投射出“善恶”,善恶对立的戏剧就会不断地在世间上演。我们后天学来的一切都是“识”,我们的头脑里边装的都是“识”,这就是识神用来奴役元神的枷锁。修道有一个过程叫做坐忘。坐忘,就是为了摆脱识神的束缚,让元神当家做主的方法。如果我们把“识”当真,我们必然会受到妄心的奴役,使我们不断地落入后天,唯有将“识”给斩断,我们才能脱离生死轮转。”

王伯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里正所说的这些,实在太颠覆老朽的认知了。若真的如里正说的这般,我们这些不修道的人岂不都是识神的奴隶?”

庄周点头,“是的,不修道的人基本都是用“识”在创造,故都是识神的奴隶。老聃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时,不是好事,都知道什么是善时,也不是好事。美与丑、善与恶是一体的两面,知道其一,必然也知道了另一。一切对立的观念皆是“识”,只要有“识”,就必然有“幻”,“识”若不断,“幻”便不灭。所以,修道就是在消阴制魄,断识保神。唯有消除心中的一切分别,“识”才能从我们心中彻底消失。“识”消失了,就等于把妄心的根给除了。妄心的根一除,自然就不会再落入有生有死的后天。”

“老聃所倡导的无为,就是断识的最好方法。我们处在无为的状态中,是不用“识”的,而是用“觉”。“觉”是元神的用,而“识”是识神的用。可世间绝大多数人都是用“识”而不用“觉”,识神又焉能不强大,元神又焉能不弱小?“觉”在当下,“识”在过去未来。心常常处在当下,“觉”就会变得强大,“觉”强大,元神也会跟着强大。心常常跑到过去未来,“识”就会变得强大,“识”强大,识神也会跟着强大。所以,常常让自己的心处在当下,就是在锻炼元神,就是真正的修行。常常让自己的心跑去过去未来,就是在滋养识神,就是在偏离大道。”

王伯惊呆了,“原来修行是这样子的!实在是太神奇了!如此说来,几乎全天下人都是在背道而驰,对吗?”

庄周道:“是啊,几乎全天下的人都是在背道而驰,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一个令人痛苦的世间。若是人人都处在道中,天下必然一片祥和,不会是如今诸侯纷争,战乱四起的局面。天下真正需要的是道和德,可天下人偏偏都不重视道,也不珍贵德,将道德视为草芥,弃之如敝屣。天下无道无德,天下是不可能真正太平的,哪怕过去千年万年都是如此。”

王伯问:“只要自己处在当下,就不会有任何烦恼了吗?”

庄周点头,“是的,若自己能够处在当下,不可能还会有任何烦恼,只要还有烦恼出现,证明自己并没有处在当下。”

王伯问:“怎样才算是处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