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雄起 第1节

“目前,大批华中局和新四军的干部,需要赴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因此建一条新的交通线是太有必要了。我来到之后,纪十化、胡泰员等同志给了我很好的建议,他们认为有运河支队,有微山湖游击大队,有文峰游击大队,有铁道游击队等武装力量的保驾护航,在这里建立秘密交通线是完全行的通的。”

“为此,我特地又去了微山湖游击大队,也去了铁道游击队,沿路进行了考察,听了这两支队伍主要领导的意见,他们所说与胡泰员同志所说基本一致,都认为可以。”

“另外,运河支队北距抱犊崮山区一百多里,确实有些远了,而且中间还隔着一条运河,多道封锁线,在紧要时候很难获得鲁南八路军的支持,相反,苏北新四军离此地就很近,仅五十多里地,也没有那么多封锁线,因此要想获得支持就容易的多。他们提出把运河支队的建制划归新四军的建议很是合理,而最重要的是此次华中局及新四军广大干部欲通过此地,北赴延安,这就更有必要让运河支队参与到新四军中来,这样更便于接受协调工作。我此次回去之后,一定把这一设想上报领导,力争把这件事办成了……”

而运北工委的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刻,建立了四个区的区政府,并任命了区长:文峰区区长潘济民、棠阴区区长王子刚、牛山区区长单庭兰、曹庄区区长孙景芬。

五月。

运河支队有了新的参谋长:阎召。

阎召,来自于滨海游击大队。

阎召,原名阎学文,山东省淄川县蓼河区阎家村人,民国一十六年至二十六年,从军于东北军。后又在益都县国民党县长杨九五的县大队当班长。二十七年进入八路军四支队第三团,当连事务长、团供给处主任,并由张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年任苏鲁支队作战科长;二十九年任教导二旅五团作战参谋;三十一年任临沂、海州、赣榆三县游击大队长。

阎召在东北军十年,对教练队列,步兵的刺杀、投弹、工程作业劈刀和单双杠跳马等器械尤为擅长。进入运河支队后,立即对士兵展开训练,立足于实践训练和培养战斗作风,运河支队的组织纪律性和战术技术水平提高很快。

峄县政府在县长南竹泉的领导之下,以运河支队驻“铜滕峄邳办事处”的名义征收公粮、过境税等,财政上有很大改善,运河支队各连队正式废除了“吃摊子饭”,改为由连队独立起伙,规定每人每天三钱油、五钱盐、一斤半粮、五分钱的菜金。

纪十化与南竹泉等人经过周密调查和准备,决定新建贾柳区委、区政府。

这样做的好处是:把敌占区和隐蔽的游击区,改变为占优势的游击区。

为此,新河区的区中队改为贾柳中队,进入贾汪利国驿一线西南之三角地带活动。派县政府科长五书荃为区委书记兼区长,派较有战斗经验而又机智灵活的原八连连长刘启家为贾柳中队长、权兴普为政指。原新河区区委、区政府随农民大队在夹河套活动,继续发展新的区中队。

贾柳区的及时建立,对坚持和巩固黄邱山套外、津浦路东侧游击区的工作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贾柳中队进入这个狭小的三角地带,开始打开那里的局面,在紧靠新河区的一片村庄,都可以公开活动,只有在进到紧靠津浦路旁的一线村庄,铁路沿线据点的敌人,才向贾柳中队出击。

贾柳中队在摸清敌人这个规律之后,采取时而隐蔽,时而进行公开游击活动,掩护开展群众工作,对日伪出动的突击队,有时避免战斗,隐蔽转移,有时公开跟他打打打,这就使日、伪防不胜防,他们想撵走贾柳中队却又办不到,只能采取对贾柳中队更保守的政策,只要不过于刺激他,他就听之任之。

五月二十七日。

夜。

文峰游击大队二队在大队副政委兼二队政指、曹庄区委书记张君侍的带领下进驻沙路口村。

沙路口村,其西七八里地便是敌韩庄据点。

次日拂晓,村外枪声骤起,哨兵与敌交上火。

韩庄日伪军近五百人包围了沙路口村。

随着战斗的持续,周围伪军相继赶到。

二十八人与近千伪军展开激战。

突围!

被击回。

再突围!

再被击回。

……

激战近一天,数次突围未果。

子弹已光……

曹庄区委书记张君侍、区长孙景芬、副区长刘文章、副队长薛永贵、薛永才、王金柱、王后阔、刘忠顺、姚大成、韩金亭、傅士清等二十七人尽皆牺牲。

唯一幸存的是姚兴华。

姚兴华因身负重伤被敌认为已然死亡。

此一战,最为惨烈。

后来查明此次沙路口被围实为敌暗探郑良才向韩庄张开居部告密所致。郑良才,此人好逸恶劳,少务正业,也曾干过游击队,由于经受不住考验,投靠日军当了汉奸。峄县县委派人将其抓获,就地镇压,以慰二十七烈士。

张君侍,时年二十三岁,原名张参,峄县四区马家山村人,先后在韩庄高小、兖州乡村师范学习过,抗战爆发后于,于民国二十七年离家出走,到岸堤干部学校学习,二十八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过中共鲁南区党委机关指导员和峄县三区区委书记。二十九年底任峄县县委组织部长。

孙倚亭后作“蝶恋花”一词,以悼念张君侍同志:

日寇疯狂如豺虎,

顽伪嚣张,

遍地人民苦。

灵秀湖北钟儿女,

少年领袖称英武,

惩伪反顽保桑梓。

丑类阴谋,

一旦倾天柱,

烈士三十同日死,

乡人衔痛泪如雨。

邵涧幽后经过文峰山专以诗吊念张君侍:

文峰刺天锷未残,

君侍组军在此间。

路口杀敌殉国难,

青山永伴英雄眠。

后人有语赞之:

激战沙路口,

二十七士殇。

英名永留存。

万世承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