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种姓制度

待神 三季秋 1111 字 3个月前

众所周知,印度的种姓制度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吠陀时期,后来,入侵的雅利安人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创立了种姓制度。

建立之初,就只有三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后来才又加入了首陀罗和达利特。

婆罗门是印度的最高种姓,负责宗教祭祀和文化教育相关,享有最为崇高的社会地位与特权,还被认为是最接近“神”的人群。婆罗门是印度的精神领袖,意见与决策相当权威,不可置疑。

刹帝利是第二种姓,一般是王公贵族或者勇者、武士,拥有一定的政治和军事特权。

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高种姓,在茅岭村,可以对应何姓。

吠舍是第三等级,处于这个等级的有商人、农民、劳动者等等。他们在政治上没有任何特权,但倒是能挣钱,能通过经济手段提高话语权。在茅岭村,可以对应周姓。

首陀罗是第四等级,是从事低贱职业的人,如奴仆之类的。在茅岭村,可以对应孙姓。

至于最低级的达利特,是被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的人群,社会地位极低,会受到严重的歧视与排挤。在茅岭村,达利特可以对应外来人。

像那些失踪、死亡或者被强嫁的支教女老师,遭受的不正是达利特这样不公平的待遇。

建立种姓阶级,就是为了固化统治。

想到这里,易舟已经差不多明白了。何姓为了让茅岭村的大权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才搞了这一套。

这三个姓氏的人,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一套易碎的社会体系。掌权者,享受一切,自然积极拥护,被压迫者心有顾忌,所以不敢声张。

而所谓的“山神”,很有可能是在茅岭村漫长的历史中,由掌权者编造出来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