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镐头村

人活一辈子,费劲巴拉又是找对象又是盖房结婚、生儿育女的,不就是为了老了老了能有个依靠吗?

瞧瞧老太太,儿孙满堂全是孝顺孩子,日子过得多美,简直羡煞旁人。

秀梅现在这情况,以后的日子说不定过得比老太太还美呢。

同个工分地里的社员都夸说老于家那一片风水指定有啥说法,出嫁的女儿都这么好命,也不知道将来谁能跟她家结亲。

过日子是门儿学问,个人的努力很重要,配偶的选择也同样起关键性作用。

一个贤妻旺三代,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话,农户们没读过书,但确信先人这样说指定有他的道理,保管是经验之谈。

小主,

比如家里有一个手艺人和全家都是庄户人的差别就很大,甚至可能从根上改变一家人的生活。

就不说别的,前者的孩子们指定最先从繁重的农事中脱离出来,走进学堂,最终实现阶级跨越。

家里的儿子实在没悟性,庄户人的命,那娶一个有手艺的媳妇儿也成啊!

作为裁缝匠的秦小妹年华正好,且她是钱家的养女不是儿媳,这在镐头村的大多数社员看来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本来于家在这村儿里人缘就不错,这下更是门槛都要被人踏破了。

老钱一家昨儿晚上才团聚在镐头村,今天还没到吃午饭的时候,就已经有七八个妇女借着来看老人的名头上门相看了。

又不是真正的十八岁小姑娘,秦小妹作为过来人,瞅一眼就明白过来这些婶子伯娘是啥意思。

她心里烦躁,又不好直说自己不想嫁人,只能耐着脾气到处给自己寻摸事情做,任凭钱大娘去应付。

这时候人的婚恋观虽说比起封建时候要开明很多,也不反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可因为交通和讯息不发达,所以媒人的存在还是很必要的。

在现在的大多数人看来,有人上门说媒、愿意给介绍对象是一件很有面儿、很受照顾的事情,所以但凡媒人上门,家里的长辈总是开心的。

尤其十八岁的秦小妹已经不能再继续被当做一个小孩子了,老钱家的人重视她,肯定不能随便把她嫁出去,可要真相到个样样都好的呢?

心里暗叹六叔真是好计策,秦小妹心里有点儿后悔。

早知道有今天,当初她演戏鬼上身的时候就该告诉全村人自己的老爹秦守国不愿意自己嫁人生孩子,谁敢介绍对象谁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