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那些流民,光是杀,是杀不尽的啊!”第一位说话的大臣高声说道,试图在这激烈的争论中引起皇帝的注意,“应当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改善民生,消除流民产生的土壤,才是长久之计。”
皇帝烦躁地捏着自己的额角,有点后悔刚刚为什么要提起这个话题,现下又被他们吵得头疼。
他皱着眉头,目光从底下几个大臣脸上扫过,却见苏玉低着头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苏爱卿,你怎么看待流民这个问题?”他看着苏玉,直接发问。
苏玉听到皇上叫她,连忙上前,拱手垂眸回话:
“陛下,流民问题臣之前表陈,需疏堵结合。至于几位大人刚刚议论的,臣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抽调部分精锐部队回防,加强京畿与重要城镇的守卫,震慑外敌,同时也能应对国内流民可能引发的骚乱;
另一方面,从国库拨出专项资金,派遣得力官员前往各地,安抚流民,开设粥棚、兴修水利,以工代赈,让百姓有活可干、有饭可吃。
如此一来,既保边境安稳,又能逐步解决民生问题。
只是,不管是什么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至于到底该如何选择,全凭陛下裁决。”
“嗯。。”
皇帝回到椅子上缓缓坐下,慢慢闭上眼睛,似乎在沉思。
大厅里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屏气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都等着皇上做决定。
良久之后,皇上才慢慢睁开眼睛,看着几位大臣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其理。然朕身为天子,需权衡内外,慎之又慎。”
他目光扫过众人,神色沉稳却难掩疲惫:“连年征战,虽为守护疆土,却也让百姓受苦,流民四起,此乃朕之过也。然撤兵之事,亦不可贸然决定。外敌虎视眈眈,若此时示弱,边境恐再无宁日。”
说罢,皇帝目光落在那主张撤兵的大臣身上,语气缓和:“李爱卿心系百姓,朕甚欣慰。民生之事,关乎国之根本,朕岂会不知?只是这战与和,皆需周全考量。”
随后,他又看向反对撤兵的大臣,神色凝重:“周卿所言保家卫国,亦是朕之初心。我大昭将士,浴血奋战,朕断不会轻易召回,寒了他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