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位于新城区边缘,四周被正在建设的高楼和待开发的空地环绕。
外围的景象显得有些杂乱,却又充满了生机,仿佛这座城市的未来正在这片工地中悄然孕育。
工地的大门是一扇厚重的铁门,铁门上挂着几块醒目的警示牌,上面写着“施工重地,闲人免进”。
大门旁有一个简易的保安亭,亭子上方安装了几个监控摄像头,正无声地旋转着,监视着周围的一切。保安亭的玻璃上贴着反光膜,从外面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门外是一条宽敞的主干道,主干道上车流不息,不时有大型卡车和工程车驶过,卷起一阵阵尘土。
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上堆放着一些建筑材料,钢筋、水泥管、木板等杂乱地摆放在一起,占据了不小的空间。
人行道边缘种植着一些新栽的树木,树木的枝叶还显得有些稀疏,显然是为了配合新城区改造而新种的。
工地的围墙高高耸立,表面涂抹了一层灰色的水泥砂浆,显得冰冷而坚硬。
围墙上每隔一段距离便安装了一盏强光射灯,灯柱上的电线裸露在外,随着风微微晃动。围墙顶部还安装了一圈铁丝网,铁丝网上挂着一些警示标志,提醒着过往行人不要靠近。
围墙外的空地上,偶尔可以看到几堆尚未清理的建筑垃圾,碎砖块、破损的水泥块和一些废弃的木材随意地堆放在一起,显示出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拆除工作。
空地上还停放着几辆工程车,挖掘机、推土机和压路机静静地停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下一轮的施工指令。
远处,新城区的高楼大厦正在拔地而起,塔吊的长臂在空中缓缓转动,发出低沉的机械轰鸣声。
思蓉站在工地外围不远处的小土坡上,目光透过棒球帽的帽檐,仔细观察着工地的出入口。
她的表情平静,但内心却不由得绷紧了一根弦。眼前的景象告诉她,这个工地的安保措施远比她预想的要严密得多。
工地的出入口处,车辆和人员的进出都井然有序,但却透着一股异常的严谨。
每一辆进出的车辆都必须持有工地专门发布的车辆出入证。思蓉注意到,即便是那些挂着本地牌照的工程车,也无一例外地被要求在大门口停车接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