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渐渐明朗

梁臣对他说过,梁承让他务必进入戒备森严的杭州府,进入北区挑起一盏飞鸟灯笼,自然有人跟他联系。

这盏飞鸟灯笼在梁臣被擒时损坏了。

在这件事上,马忠和李宪的想法一致,灯笼损不损坏都没用了。

但在另一件事上,两人的想法不一致。

马忠认为北区隐藏着梁家的财宝。

而李宪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是一个人,或者一家人。

但他不会与马忠唱反调,用一副唯唯诺诺的恭敬态度送走马忠,返身就开始查人。

他认为人比财宝重要,这时就站在茶楼上凝视着那个方向,耳边响起李昭对他说的话:“为师本想让你再学习两年,可在静思中却觉得不对。”

“陈恪把摊子铺得太大了,表面好似一只无头苍蝇,东一头西一头,他要给皇上谋划,还要讲学,又要应对阴谋组织,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亲临战场跑去西北打元迁,这次又要去江南打什么倭寇?”

“为师在想,他有多大的精力把这些事都做好?结论是他能给皇上谋划好、讲好学,偶尔去处理某件重大的事就不容易了。”

“这个问题我能想到,陈恪就想不到吗?他能想到却为何这么做?”

“宪儿啊,他在给有心人创造机会,邓恩抓住了这个机会,在西北的成效进入皇上的法眼,但不能只有邓恩一个人,这个机会给你,就看你的才智了。”

李昭跟他说的明白,陈恪东一耙子、西一笤帚,看似毫无章法,但他砸下一棒子转身就走的做事风格,却给有心人留下一个巨大的空间,就看谁能接住了。

李昭的这番话在江南得到了认证,陈恪在杭州府打完仗杀完人转身就走,连句话都没留下。

但大家心知肚明,训练天威军,准备进攻琉球倭寇的事由刘艺和常继祖负责。

将东海与南海海岸线连接起来的事由秦烈负责。

查获内奸的事就由他来负责了。

这事看觉悟,你没这个觉悟,陈恪就会建议皇上换个人。

李宪明白了,就绝对不想被换掉。

马忠走了,不会等到查获这批珠宝再走,这是他的功劳,马忠想要结交他这个人。

而陈恪走了,留下一个巨大的立功空间,可以给他,也可以给别人。

陈恪不在意张三李四,他在意的是谁能抓住这个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宪突然明白了,李昭为何从不担心陈恪会有二心,就他这个打法,不会形成自己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