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受邀参加三院新年茶话会,他是特约代表,与工部员外郎刘彝坐在一起。
他觉得这没什么问题,陈恪让他讲讲道家的思想有利于开拓学子们的眼界,就像这位刘员外郎,他是来讲水利学的。
这是一门好学问,邵雍认为学子们非常有必要学习这门知识。
他准备好了,今天就讲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道理。
可在开进之前,他须静听三院学生会代表的发言。
曾毅恳切地说道:“三院学生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广泛征求了学子们的意见......”
问卷调查是个新鲜词,但陈恪坐在这,大家也没觉得新鲜多少,听曾毅热情洋溢地赞颂一番后,继续说道:“问题主要集中在参加会试的学子身上。”
“这次参加会试的学子达八百余人,其中国子监一百三十七人,太学院七百二十八人。他们充满信心,但也知道金榜名额没有这么多,纵然全包了,也得落榜二三百名学子。”
曾毅所言引起一片笑声,国子监和太学院的这些学子竟想全包金榜,信心可嘉但前景却是不可能。
所以胡缓说道:“上届会试,国子监、太学院总共荣登金榜的学子只有八十三人,已被外地学子和各书院攻击作弊,如若全包,这期会试就得作废了。”
胡缓话音落地,全场再次响起一阵轻笑声。
待笑声落下,曾毅继续说道:“事实如此,所以学子们心里无措,不知名落孙山后怎么办?”
这个问题确实很尖锐。
胡缓问道:“三院学生会的意见?”
曾毅回道:“三院学生会的初步意见是设立互助会,学子中有想创业的,由有条件的学子给予帮助。”
“现已落实一百一十二名愿意提供帮助的学子名单,但拒绝了鹤翔书院学弟的报名,也未向各位师长征求意见。”
“我们在这件事上进行过认真研究,不接受学弟的帮助是为学长保留一点面子,不向师长征求意见是不想增加师长的困难,所以在这次茶话会做出报告,是为得到指正,并批准通过。”
他们思虑的很到位,可众人的目光仍然看向陈恪。
陈恪一脸笑容,这副欣慰的表情很可疑。
众人怀疑这里有他的影子。
他解释:“我也是刚听到这份报告。”
解释一句继续说道:“我很开心,因为这里没有师长的影子,这是学生们独立思考的结果。”
“他们想的很及时,落实的也很周到很现实,充分说明青出于蓝的道理。”
他夸奖曾毅他们,众人轻轻点头。
刘复问道:“陈直讲准备做什么?”
陈恪痛快回道:“‘三院学生会’想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听他表达服从“三院学生会”意见的态度,刘复笑道:“我和陈直讲一个态度。”
他俩将球踢给了“三院学生会”,众人跟着点头,这份报告在他们这里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