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能活命谁又想真去送死呢?
“本将正是,有何话尽管说。”他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刘大能继续说道:“吾乃大明平虏伯麾下副将刘大能。咱们爵爷感念将军一直以来对抗鞑子颇为不易,知道当年将军投降也是迫不得已。所以特意交待本将,见到将军时,一定要转达爵爷的敬佩之情。咱们爵爷说了,愿意再给将军一次机会,共同扶持大明江山于危难之中,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耿三喜初闻此言,以为自己听错了。
明军会放过他?还说佩服他这个降将?他一时怀疑对面的明军是不是在骗他投降,然后再杀了他。
但目前的形势容不得他不信,除非他真想带着最后这一百余名手下做困兽之斗。
刘大能见耿三喜面露疑虑,似乎并不完全相信自己所说,便又补充道:“耿将军,吾等并无虚言。我家爵爷,也就是王克大人,深知将军及庆阳王这些年抗清之艰辛,实乃民族之脊梁。虽曾一时无奈归顺清廷,但心中那份对大明的忠诚与热爱,想来并未熄灭。
我家爵爷念及于此,更敬佩将军能在逆境中坚持抗敌,故而特命我前来,愿以宽广胸襟接纳将军及麾下勇士,共谋恢复大明之伟业。爵爷承诺,过往种种,既往不咎,只愿将军能携手并肩,共赴国难。”
耿三喜听后,心中五味杂陈。
他望着眼前这位平虏怕副将刘大能,眼中既有戒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这一年多来,他在清军阵营中虽得高位,但内心深处,对庆阳王的那丝愧疚却始终如影随形。
如今,明军竟愿不计前嫌,向他伸出橄榄枝,这怎能不让他心生波澜?
“刘将军,此言当真?”耿三喜的声音微微颤抖,似乎在确认一个梦的真实性。
刘大能郑重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封完好的信件,递向耿三喜:“此乃我家爵爷的亲笔信,将军一看便知。”
耿三喜接过信件,小心翼翼地拆开,仔细阅读起来。
信中言辞恳切,字里行间透露出王克的胸襟与诚意,以及对耿三喜及庆阳王过往抗清功绩的认可与赞赏。
耿三喜读罢,眼眶微红,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感激、愧疚、激动,还有对未来的期许。
“刘将军,请转告平虏伯,耿三喜愿率余部归顺大明,共赴国难,以赎前罪。”耿三喜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这一刻,他找回了失去的信仰与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