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这时,朱樉迎面碰上了正快步赶来的工部尚书。
只见这位尚书大人一脸愁容,额头上甚至还渗出些许汗珠。
待看清面前之人正是朱樉后,他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开口道:“哎呦,我的秦王爷哎,可算找到您了!原来您在这里啊。”
工部尚书语气急促,神色间满是焦急与无奈。
见此情形,朱樉不禁眉头微皱,连忙询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为何如此慌张?”工部尚书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这才回答说:“王爷有所不知,朝廷的年假刚刚结束,可是咱们这工地的施工却一刻都未曾停歇过呀。”
“但过年时答应给工人们和百姓们的三倍工钱,如今却是发不出来了!”
听闻此言,朱樉不禁皱起眉头,一脸严肃地追问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工部尚书赶忙再次拱手作揖,面露难色道:“年前本该按时运送到的银子未能如期抵达,而户部正值年假期间,竟未安排人员值守,以至于此事陷入僵局。”
他顿了顿,接着补充道:“更糟糕的是,那些在上海府办公的户部官员声称我们的三倍工资未曾提前递交户部审核,故而拒绝给予结账。”
说到这里,工部尚书的语气越发焦急起来。“不知怎的,这个消息竟然还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开来。如今已有部分工地因此事而被迫停工了!”
工部尚书一边讲述着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一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乱转。得知事情的始末后,朱樉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心中涌起一股怒意。
要知道,此次阅兵意义非凡,关乎国家的威严与形象,所有人对此都是心知肚明。
可偏偏就在如此关键的时刻,竟然有人胆敢扣押工地百姓和工人的血汗钱不予发放!
然而,与此同时,朱樉对这位工部尚书遇事便慌慌张张,只会一味地来找自己寻求解决之法的表现,亦感到颇为不满。
毕竟身为本朝堂堂的一部尚书,理应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担当,怎能一遇难题就束手无策呢?
想到此处,朱樉不禁暗自摇头叹息。
就在此时,朱樉面色阴沉地张开嘴巴,毫不留情地大声训斥道:“你身为堂堂一部尚书,竟然连一个外派的小小官吏都无法搞定!你这尚书究竟是如何当上的啊?”
他怒目圆睁,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威严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