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竞争

班里面的同学各具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也比较类似,他们性格相像的这些人就会喜欢在一起玩,他们之间的友谊属于互补型。

那个时候因为有自己的朋友作为竞争对象,学习上面干劲很足,沈伊沐在没有对照组之后就没有再那么拼尽全力。

从这里看出来平时要是有自己的竞争对手也在一方面能够促进自己的成长,激发自己的潜能。

他们两个之间相互比较是因为父母喜欢比较,村里面就刚好就他们两个是同班同学,年岁相差不大。

住的也近,这个时候同时期一起去的小孩都会被安排一个竞争的对象,这样有利于大人们相互比较小孩的进步退步。

这个时候利大于弊,因为有了比较对象有了参照物之后就能够更加完善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加的努力。

但是如果没有对照组的话,就会觉得现在写作业和等一下写作业没有什么区别,开始犯起了拖延症。

平时做作业的时候,沈伊沐和自己的朋友马学珍之间就会形成比较。因为好朋友很喜欢讲话,特别喜欢跟同桌或者前后桌讲话,反正哪个有空跟他讲他就和哪个讲。

沈伊沐看到他开始讲话了,立马加快写作业的速度,自己不会去跟其他同学讲话。因为两个人吃饭回到教室的时候,作业本开始写的时间差不多,前后几秒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分出上下。

自己写的字的速度快也没有很大的差距,自己可能前两分钟写完之后朋友后两分钟就会写完了。

所以当看到朋友开始讲话之后,立马就专心致志的继续写作业。那个时候中午被布置着写语文的单词摘抄,写今天上完这课之后的生字词。

每个生字写五遍,差不多就是一排。之后交给老师批改,就算是这样照着抄有些时候还是会写错,老师很快的批完之后立马就能够看到写错的那个字。

交给老师的时候,语文老师会马上批改,学生就会在旁边看老师批作业。老师批作业的速度非常的快,“刷刷刷”没过几下就马上改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