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上的深刻思想性:文化散文在思想意蕴上要具有一种文化穿透力,比抒情散文更具深度和厚度,具有终级的、理性的、哲学的思辨色彩。
艺术表现上的文化韵味:不仅要有文化的品格和文化内涵,通过文化的历史脉动昭示個体生命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人生际遇,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一种文化批评的价值立场,融文化叙事和文化批评于一体。
有点枯燥。
台下有的人听的津津有味,但也有的人听的昏昏欲睡。
在最后,方明华也指出这种散文容易出现的问题:
其一、滥情。整篇文章如果抒情过多,会减弱了自己要表达的凝重感和沉痛感;
二、卖弄知识,文化散文里有大量的历史知识,但决不能写成历史科考。
三、着眼很大,立意很大,但最终要表达的重点被严重削弱。很有些文过饰非,甚至堕入于夸夸其谈中。
讲了两个多小时内容全部讲完,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按照惯例是提问时间。
一位女生突然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方老师,你讲的这些我有点听不懂呐。”
“你是中文系学生吗?”方明华反问。
“不是,我是学地理的,我是慕名而来。”
自己的粉丝呀。
“学地理?很好,等我写出这样的散文发表之后,最新一期的《延河》刊登了我写的两篇散文《觉醒年代》《东方哥伦布》你可以去看看
“你听明白了吗?”两个老师又低声议论。
“明白到明白,不过写出来有点难度。需要渊博的学识,某一方面较强的专业知识和非常好的文笔,缺一不可,”
“可人家说已经写出来了,已经发表在《延河》上。”
“等一会我就去买一本看看。”
方明华在西大的讲座获得巨大成功,而他的讲课内容经过整理后,以题目为《散淡之心:文化散文写作的理论与实践》也发表在《延河》杂志文学理论部分。
申城,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