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加诚提着公文包,在厢港大街小巷做推销员的时候,一位24岁的浙江男子来到厢港,他叫查良镛,是《大公报》香港分社从内地新调来的编辑。
厢港人说:“工字不出头”。在《大公报》做了十几年,查良镛开始自立门户,拿出所有的积蓄创办了《明报》,头一年亏损严重,以至于连夜赶稿却连一杯咖啡都舍不得喝。
为了促进报纸的销量,他不得不以“金庸”为笔名,在《明报》上连载当时文人认为“最贱格”的武侠小说,自此一连写下“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经典武侠小说,风靡全球华人圈。
而当时和金庸共事的还有一位来自广西的青年梁羽生,他比金庸晚到厢港两年。
1950年,刚从岭南大学毕业的梁羽生,那时候还叫做陈文统,他因为收到家信,说父亲被人诬告下狱,让他速回。刚回到广西老家,他的一位同学拦住了正在赶路的他,告诉他:“现在农村到处都在开展运动,你回去不但救不了父亲,只怕自身都难保”。梁羽生听了这话,星夜逃往厢港。
有着相同家世经历的金庸和梁羽生一见如故,两人都爱下围棋,常常白天工作完,晚上执子对弈,几番棋盘厮杀,不知东方既白。
而更为后生仔的“香江四大才子”倪匡,此时还在厢港的工厂打杂,他1956年从呼伦贝尔的农场“出逃”,历经三个多月,靠着刻假章、吃老鼠,通过扒火车、骑马、坐船等多种交通来到厢港。
踏上厢港土地时,他一无所有,两眼抹黑,三餐无着,四壁家徒,白天去工厂做苦力,晚上去夜校蹭课,竟然只靠着一支笔,写稿致富。
根据统计,在厢港的富豪里,有一半都是从鹏城“逃”过去的。“东方之珠”,是半个世纪以来华国人的“避难所”。
1841年后,厢港开埠后40年,人口由几千人涨到了16万。
移民潮的第二阶段,是30-40年代的十年。这十年厢港人口暴增,从84万增长到160万。
1950年开始,是厢港移民潮的第三阶段,人口每年都呈直线上升。
对于从内地涌入的“难民”,厢港也经历过摇摆。
比如一段时期只要抓住逃来的人,立即遣返,可这样的“绝情”没能坚持很久,因为两地人民之间“剪不断”的乡情,厢港采取了“抵垒”政策,只要你能够成功来到厢港而不被抓到,到达市区之后就可以在厢港居留。就像垒球比赛中,跑到下一垒只要及时触垒便可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