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南国

风起明末 罗小明 2182 字 2个月前

但是卢象升的忠诚还是有所保证,自己的话,卢象升会认真的听取,只是性格太过于刚直,这并不是问题。

不过卢象升正在服孝期间,此前已经夺情过一次,如何能够再度夺情?

无论是卢象升还是孙传庭,现在都不能用……

崇祯的目光缓缓从群臣的身上扫过,眼神也是越发的阴戾。

他早已经是看透了这些大臣的嘴脸。

当初他初登基时,就是被那群满口仁义道德,看似光明磊落的大臣们,坑的自断臂膀,坑的埋下了祸根。

国家已经到了如此危难的时局,竟然还都想着明哲保身。

崇祯的目光从阁内一众大臣的身上扫过,众人也看到了崇祯的眼神,当下所有人的大脑都开始飞速转动思考对策。

而陈新甲在这个时候,先众人一步走了出来。

“启奏陛下,保定总督一职,臣有人举荐。”

看到出言举荐的是陈新甲,崇祯的神色稍缓,紧皱的眉头也是舒展了许多。

自辽东危局,关内民变以来,几乎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担任兵部尚书,执掌兵部诸事,认为其是一个苦差事。

但是陈新甲却并没有推辞半分,甚至可以说是主动负起了这个责任。

在随后的戊寅之变中,陈新甲统管京师周围兵马,将其管理的井井有条,统筹安排各地勤王军后勤,使其没有如同之前勤王一样,激起许多的兵卒哗变。

而后陈新甲又递上保卫邦国的十条办法。

其中有一条,便是在徐州设立一处重镇,开通两京咽喉,西防备流寇窜入南直隶,北可驰援山东、北直隶,向南则可以保护皇陵。

这些建议,崇祯都是已经同意的了。

只可惜徐州的营镇刚刚草创,粮草军饷都还没有调拨下去,万民军便突然东进。

这也让崇祯忍不住扼腕叹息。

若是能够早用陈新甲,在徐州设一重镇。

万民军只怕会被拦在归德府内,根本到不了徐州城下,也威胁不了南直隶的安全。

因此对于陈新甲,崇祯的观感还是很好,于是温言道。

“陈爱卿请讲。”

陈新甲上前了一步,恭恭敬敬的向着崇祯行了一礼。

“如今南国局势越发糜烂,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陕西李闯与青海蒙古相互勾结,南直隶遭逢宿州之败,保定、河北、山东三镇兵马折损严重。”

“河南如今局势趋于稳定,但军兵新练,保境安民尚可,进剿出击却是难得。”

“襄阳城破后,献贼留下了不少的兵马死守襄阳,牵制了我军大量的兵力。”

“万元吉、左良玉所部还在追缴张献忠,虽在武昌战胜了张献忠,但是却让张献忠逃入了江西。”

因为侯恂的缘故,左良玉这一次没有再拖沓办事,而且他和张献忠本就有仇怨。

这一次张献忠攻破襄阳,夺取的不仅仅有朝廷官方囤积在襄阳的钱粮,也有左良玉的一些财产。

新仇旧恨,加上钱粮到位,左良玉这一次追缴确实是卖了力气。

张献忠麾下虽然大多是新募的兵卒,但是采纳了徐以显的谏言,开始有计划对麾下的兵马进行训练。

经过了训练,又经历了不少的战斗之后,加上之前攻陷襄阳得到的大量兵甲,张献忠此时麾下部队战力甚至远超最为巅峰的时候。

在武昌的南郊,张献忠列阵而战,万元吉领兵先至,先行发起进攻。

但纵使是曹变蛟、猛如虎已经是倾尽全力,却也未能建功,甚至是在之后陷入了苦战。

后面左良玉领兵赶至,才稳住了战场的局势。

最后得胜的关键,也是左良玉在僵持之时,率领亲卫家丁,连破张献忠军数阵。

不过可惜的是,最终也没有彻底的击溃张献忠,还是让张献忠保存了不少的兵马。

“《道德经》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但如今之局,却非是治国,关内民变持续至今,早已经是成我国家重病,而重病则须用猛药。”

陈新甲抬起了头,目光坚定。

“如今南国局势至此,唯有能力出众之人可解。”

“臣以为……”

陈新甲双手作揖,缓缓跪倒在地,郑重无比道。

“如今南国之局,唯有孙传庭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