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迁坟(上)

走阴门 长耳朵的兔子 1124 字 3个月前

等我来到院子里的时候,发现方家人全都起来了,院子里灯火通明,方家人老老少少都在忙碌着。

男人们在准备和检查迁坟的东西,女人们在厨房里忙碌着,小孩子在端菜倒酒,空气中飘荡着油烟的香味。

我站在院子中间,有些发愣,这大清早的,不,大半夜的,还要搞一顿丰盛的宴席吗?

不一会儿,就看见鸡鸭鱼等硬菜,陆陆续续端上桌,热气腾腾,满院飘香。

方家人自己坐了两桌,另外两桌是招待前来帮忙的客人。

方刚是村长,在村里的人际关系也不错,一些人得知今日方老爷子要迁坟,便主动跑来帮忙。

除此以外,还有抬棺匠要来抬棺。

所以,另外两桌宴席就是用来招待这些客人的。

农村人很讲礼,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只要别人来帮了忙,那就得热情款待。

比如迎亲的时候,要请迎亲队伍要吃饭;送葬的时候,要请送葬队伍吃饭。

“棺材来啦!棺材来啦!”门口有人在喊。

循声望去,只见门口走来四个壮汉,他们抬着一口崭新的黑漆棺材走进院子。

这四个壮汉是方家请来的职业抬棺匠,一个个体型魁梧,肌肉壮实。

当然,说是职业抬棺匠,其实也就是半职业,他们平日里都有各自的工作,可能在工地搬砖,也可能在家务农,有抬棺业务的时候,他们就出来抬棺。

抬棺匠在以前是很吃香的一门职业,八字不够硬的人还不能吃这碗饭。

那个年代,多少人都想去吃这碗饭,因为抬棺匠可以到处去吃吃喝喝,油水十足,是很多人眼里的肥差。

但是,现在土葬的人越来越少,城里人都是直接送火葬场,抬棺匠的路子自然也越来越窄,只有在一些农村里面,还有这碗饭吃。

很多农村人都还是坚定的选择土葬,华夏五千年的传统,讲究的就是“入土为安”,要是送去火葬,一把火烧成灰,什么都没留下。

抬棺匠放下棺材,方刚立刻邀请他们入座吃饭。

方刚给他们四个人,一人满上一杯纯粮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