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一家三口吃完午饭,又坐着聊了一会就回去了。
他要赶紧回去写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往青州,告诉爹娘这个好消息,让爹娘回京城来见见他们朝思暮想、牵肠挂肚的闺女。
他没在信中写姐姐已经有了三个孩子的事情,这个要留做彩蛋,给爹娘一个大惊喜。
且不说远在青州的郑老将军老两口收到快信时有多激动,多么迫切地要回到京城看看丢失了三十多年的闺女。
老将军也决定让老妻先回京城认闺女,他则留下来,给皇上写奏折请辞,告老回京,以后就守着老妻和闺女,不再与闺女分离了。
乔苒丝毫不知道自己姥姥、姥爷有多么迫切地想回京。
那天晚上,老村长就组织村里人开了个会,将大将军为村里人做的事都告诉了大家,并且强调这些帮助都是乔家人给大家带来的,一再敲打村里人不能忘了乔家人的恩情。
第二天一早,那些要报名进学堂的孩子们,都由父母领着,带来了五百文银子的束修,不过大家还将家里分得的一些米、面、肉、菜等也带了来。
孙先生不收那么多束修,他们也不是不懂感恩的,因此就拿了别的东西来表示感谢。
交完束修,家长们都回去了,他们还要进山谷干活,临走时一再叮嘱自家孩子要认真听课,不可调皮捣蛋。
木匠铺子里定做的桌椅还未完工交货,孩子们都从自家帐篷里拿了个木头墩子过来当坐凳,乔家人也搬了个最大最舒服的铺了厚厚的羊皮垫子的木墩子给孙先生坐着讲课。
至于书本,这个时代的书都十分昂贵,这时代还没有发明印刷术,一般的贫穷学子都想办法借别人的书来自己抄写。
书铺里卖的那些抄写的四书五经也不便宜,按照纸张的质量、抄写的字迹等,分成几个档次,价钱从几十文一本到几两银子都有。
乔苒又进了一趟城,走遍城里五六家书铺,将那些品质一般的抄写书买了下来,凑够了五十套,花了十几两银子。
另外还买了五十套品质一般的笔墨纸砚,花了三十多两银子。
而家里的几个孩子,她早已给他们买了好一点的。
给村里其他孩子买的不能买太好,因为虽然她不介意用自己的钱买,毕竟自己空间里大把的金银珠宝,这几十两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