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大喜啊!太子妃生啦!诞下了一位小殿下呢,真是天大的喜讯呀!”梅栾子一路小跑着冲进了乾清宫,气喘吁吁地向朱元璋禀报这一好消息。他满脸喜色,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朱元璋听闻此讯,亦是喜不自禁,心中那块一直悬着的大石头终于稳稳地落了下来。只见他嘴角上扬,露出欣慰的笑容,然后迅速起身走到桌前,拿起一支毛笔,蘸满墨汁后,便在洁白的宣纸上挥毫泼墨起来。
那笔尖犹如游龙般灵动自如,片刻之间,一个苍劲有力的名字跃然纸上——朱允熞!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房间里。徐妙云悠悠转醒,她缓缓睁开双眼,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趴在自己床边的朱标。此时的朱标正紧紧握着她的手,尽管已经进入梦乡,但他的眉头却依旧紧皱着,似乎在睡梦中仍牵挂着什么。
“夫君……夫君……”徐妙云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轻轻呼唤着朱标。她的目光温柔如水,充满了对丈夫的关切与爱意。而就在这时,原本熟睡中的朱标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猛地一下抬起了头。
他的眼神还有些迷蒙,但当看清眼前之人正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妻子时,瞬间清醒过来,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妙云,你终于醒过来了!感觉如何啊?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朱标一脸关切地问道。
“疼……”徐妙云皱着眉头,轻轻地应道。
听到这话,朱标顿时心急如焚:“太医……太医在哪里?快叫太医来!”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焦急和担忧。
话音未落,只见一群太医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原来这些老家伙一直就在外殿候着呢,随时准备听候差遣。朱标瞪了他们一眼。
“还不快给太子妃诊脉...”
太医院的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医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为徐妙云诊起脉来。周围的人都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结果。
过了好一会儿,老太医才缓缓站起身来,对着朱标躬身施礼后说道:“启禀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刚刚怀有身孕,身体有些不适导致疼痛乃是正常现象。微臣已经开好了几味药,这药方一是用来补血补气,二是能够帮助娘娘稍稍缓解疼痛之症。”
“既然如此,那还磨蹭什么?快去抓药、煎药!”
朱标挥挥手,催促着太医们赶快行动起来。
太医们哪敢怠慢,一听命令便如受惊的兔子一般,有的赶紧跑去抓药,有的则忙着生火煎药……一时间,整个房间里忙得不可开交。
而此时躺在床上的徐妙云看着朱标的紧张模样,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温暖,她轻声安慰道:“夫君,莫要担心,我并无大碍。女人生子本就是这般经历,其他女子亦是如此,我挺得住。”
“那怎能一样!你如今可是刚刚生育完,万万不可掉以轻心。你且安心躺着,少说话,多多歇息才是。”朱标坐到床边,握住徐妙云的手,温柔地说道。
徐妙云微微一笑,眼中满是柔情蜜意:“夫君,我想看一看咱们的孩子。”
要知道,在明朝时期可不存在亲生子女不让生母养育的规矩,自己所生的孩子自然是由母亲亲自抚养长大的。
“婉儿,快去把熞儿抱来。”
朱标缓缓地转过身去,动作轻柔而优雅,然后慢慢地坐在了床边。他微微前倾身子,凝视着床榻之上的妻子和孩子,轻声说道:“其实呀,我还未曾仔仔细细地端详过咱们的孩子呢。这段日子以来,我满心忧虑都是你的身体状况,如今可好啦,你终于苏醒过来,我也能安心地瞧一瞧我的宝贝儿子了。”
想到此处,朱标不禁感慨万千。毕竟,这可是他真正意义上迎来的第一个儿子啊!历经两世为人,如今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血脉传承。而且,这个孩子不仅仅只是朱标的骨肉至亲,同时也是朱烨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一旁的徐妙云听到丈夫这番深情的话语,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眸中瞬间流露出满满的爱意。她温柔地望着朱标,心中暗自思忖道:能为如此体贴入微、情深意重的男子诞下子嗣,即便要再生育十个八个孩子,她亦是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伺候的婉儿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抱到了床前。只见这孩子长得白白胖胖,可爱至极。细细看去,那眉眼之间竟与朱标如出一辙,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
而那张小巧的嘴巴和挺直的鼻梁,则宛如从徐妙云那姣好的面容上复制粘贴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