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不年轻了

肤施梦记 花果山无风 2109 字 2个月前

青年男子道:母亲......唉......罢了,快快把门关上,勿要人看笑话。

“老太太”道:“你说甚,再说一遍!见了长辈还不行礼。”青年男子无奈,只得行了礼,悻悻说道:董大夫安康!转身离去。

旁边蹿出一年轻小伙,行了一礼道:“董叔过年好!母亲好!”手伸的老长。“老太太”打了一下说:一边去,添什么乱。当归怀里摸出一袋银子,递了过去。小伙接过后说道:就没有点好东西,你不是刚从西域回来么。当归笑着说:“你呀!给了一套玻璃器皿。”小伙高高兴兴走了。

乔远山一等进去卸半车肉,另半车拉回当归家里,还有一两车是拉到钱庄的。无风与四个大兵、长安钱庄王掌柜在门外等待。忽过来七八个衙役领着一个乞丐,乞丐指了指无风。一头领问无风道:你是不是刚给过一老乞丐几个馒头?

无风说:是的!

头领道:那就对了,跟我们走一趟!

无风诧异道:何事?

头领道:老乞丐吃了馒头,死了。

无风啊一声,两眼大瞪。

头领又指了那乞丐说:人家告诉到府衙了,我们只能带你回去查证!

无风无语:我看那乞丐可怜,才给的馒头,与我不相干吧!

另一衙役不耐烦道:相干不相干,去了衙门对证了再说!人因馒头而死,怎会与你不相干?

另一衙役道:麻利些,不为你这破事,我们兄弟几个早回家过年了。

无风跟前四个士兵准备抽刀,无风说算了,那就跟你们去一趟,自己好心好意助人,怕他作甚?一个士兵忙进院给乔远山、当归通传。

王掌柜道:我们先生是北州上长孙长平军营的,可否行个方便,就在此一办得了?

头领道:对不住了,既然同为行伍,你们应该知道规矩。也没啥,回去问个话,签字画押即可。

几个衙役骂骂咧咧地催促,无风只得跟了过去。

注: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董奉,字君异,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出生于东汉建安年间,主要生活在三国时期。董奉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而名着于世,与张仲景、华佗齐名,被誉为“建安三神医”。

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君异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董奉隐居庐山之中,其给百姓治病,从不收取钱财,只让病人愈后在其屋前屋后栽种杏树即可。病重者栽五颗,轻者栽一颗。如此十年,共得杏树十万余株,蔚然成林。春天来临,眺望杏林,满目芳华,董奉感到十分的欣慰。春华秋实,待到杏子成熟时,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只要拿米来换就行。然后董奉又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百姓。

董奉去世后,人们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而“杏林”的故事也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苏州的郑钦渝,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明代的书画家赵孟頫病危,愈后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名医严子成。杏林已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自古医家以位列杏林中人为荣,医着以杏林医案为藏,医技以杏林圣手为赞,医德以杏林春暖为誉,医道以杏林养生为崇。